“捷報!捷報!”
代表孔岱親王的金雀紋章旗幟從黑煙中殺出,擎著戰旗的鐵甲騎士還未靠近就大聲叫喊起來。
這名霍塔姆郡的騎士沖到軍陣前,猛地勒住戰馬,戰馬則人立而起,發出了咴咴的叫喚聲。
“如何?”
原先還在原地急得團團轉的米扎姆嗖地沖到了那傳信騎兵的面前,幾乎是臉貼著臉地問道。
“大捷!”那霍塔姆郡的超凡騎士抬起鳥喙盔的覆面,露出了被汗水泡濕的面孔,“我們光榮的騎士們只用了一次沖鋒,就沖破了敵軍的方陣,阿爾曼閣下請您盡快全軍出擊,以免耽誤時機。”
“哼,我會不知道?”
米扎姆口中這么說,臉上卻是從原先的緊皺,完全地舒展開來,就像是揉皺的白紙被瞬間拉平。
在救世軍離開陣地的時候,他就已經傳令,讓上風口的人停止燃燒秸稈柴草,可這煙塵卻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散盡的。
煙塵遮擋了他的視線,有一段他甚至懷疑自己得了老花眼,是不是把救世軍錯看成了樹,否則他們怎么會忽然消失在煙塵中。
三分鐘前,他派了不少騎士四處探查消息,但大都被那些該死的庫什騎士叛徒給阻攔了。
這無疑讓米扎姆異常惱火,就說庫什人不可信吧!
教會這些年明面上不說,但暗地里一直在試圖吞并同化庫什人,結果還沒有成功,這場起義就爆發了。
不過等結束之后,教會再向庫什人舉起屠刀,就算是那些每天在帝國議會里嘰嘰歪歪啥事不干的艾爾學者就沒什么話可說了。
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導致的結果就是米扎姆并沒有及時捕捉到霍恩的動向。
準確來說,他意識到救世軍的方陣移動了,但他并不能清楚對方是怎么移動和移動的準確方位。
所以米扎姆只是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右向移動微調,等待著救世軍來決戰。
直到有騎兵突破了庫什騎士和圣銃騎兵們的干擾,將準確的信息帶給了米扎姆,他才驚恐地發現:這些救世軍步兵的行進速度異常地快。
短短五分鐘里,救世軍步兵居然出現在了米扎姆的側前方!
這是戰場啊,正常帝國步兵這種沖鋒速度跑一半陣形就散了。
況且這不過才五分鐘啊,換作是他手下的這些衛兵,還在吭哧吭哧地起步呢!
要不是越來越多的騎兵帶回了報告,米扎姆都要以為是假情報了。
照這個速度,最多再有十分鐘,這些該死的叛軍就要從側面沖到米扎姆臉上來了。
不是米扎姆夸這些衛兵們,他們都是霍塔姆郡來的外鄉兵,士氣本就不高,能正面對敵就不錯了,指望這些步兵被側擊了,還能保持士氣還擊就太荒謬了。
那就地列陣防守呢?
以他對己方這些步兵的了解,十分鐘內他們能完成向右的轉向都是圣主保佑了,更別提擺出迎擊的陣形。
鄧賈爾方陣保證了反沖擊的能力,但代價就是機動能力遠遜于同級別的步兵。
米扎姆意識到已經沒有時間調整了,硬要調整的話,等霍恩軍隊沖過來的時候,估計衛兵們正好處于調整方位的過程中。
如果直接派敕令連去沖擊救世軍中軍呢?可那樣不就要復刻當初的帕維亞之戰了。
敕令連離大方陣太遠,步兵無法進行有效支援,一旦陷入敵陣就無法輕易逃脫,最后只能被那個魔鬼之風給吹死。
對抗這些救世軍步兵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步兵強行進攻,消耗他們的法力和鉛彈,然后再讓騎士進攻。
米扎姆并不算很懂軍事,但他能感覺到形勢的危急。
仆從們仍舊記得當時的情形,向來沉穩的米扎姆都急得繞著巖石來回轉圈了。
不過好在還有阿爾曼這個戰場老將,他提出了一個應急的對策。
經過騎兵們的探查,救世軍右翼的四千多軍隊與中軍和左翼是脫節的,起碼落后了一百來米。
那么用敕令連去沖擊救世軍右翼,如果對方回防就能拖慢他們進攻的速度,讓米扎姆有時間調整。
如果對方不回防接應,那就直接嘗試沖擊敵陣。
在300敕令連騎士和霍塔姆郡900超凡騎士的沖擊下,如果能沖潰救世軍步兵方陣,那他們的側翼就暴露在教會軍的面前。
這樣米扎姆就不需要向右側變陣,直接沖鋒打一次經典的右翼斜線戰術就好了,救世軍動,教會軍跟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