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模擬外軍”!!!
集訓終于結束。
整整3個月,劉小濤終于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38個課目的訓練,并且獲得5個第一。
而劉勇受傷卻精神不倒,同樣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全部的課目訓練。
劉小濤和劉勇成為唯一堅持到最后的外籍隊員,也是僅有的獲得“榮譽軍人”勛章的外籍隊員。
委拉陸軍院校司令諾加斯在迎風飄揚的“兔子”旗下授予劉小濤“榮譽軍人”勛章時說:“山姆大叔走了,意呆利面條走了,倭寇……你們,'兔子'不起!我為'兔子'表現出來的毅力和勇氣感到驕傲!”
正當劉小濤攜帶榮譽歸來后,不久之后,黑豹特種偵察大隊正式改稱為西南大區黑豹特種作戰大隊。
而從東北大區調來的劉武上校就任黑豹特種大隊大隊長。
從總部某部空降而來的雷克朋中校就任黑豹特種大隊副大隊長,大隊劉武還兼任西南大區情報副主官。
原副大隊長何秋兼任黑豹特種作戰大隊參謀長。
集訓歸來的就劉小濤以及被“黑豹”大隊長劉武同樣挖來的劉勇,奉命負責組建全軍第一支“模擬外軍中隊”。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長期以來,'兔子'的訓練,往往是在“敵”我雙方戰術思想、作戰原則、戰術手段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進行的。
這種對抗模式,無法適應未來戰場戰勝對手的需要,探索實兵對抗訓練的新途徑已經擺在'兔子'面前。
外軍模擬部隊,又叫模擬藍軍部隊,其主要任務是與輪流來訓練中心演習的部隊進行實兵對抗;
運用實車、實炮和現代化電子、以及外軍先進裝備模擬器材,為部隊提供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檢驗考核部隊合同戰術訓練水平。
組建這樣的藍軍部隊目的就是成為“磨刀石”,與紅軍部隊實施有效的對抗演練,使紅軍部隊嘗試到與多國部隊交戰的滋味。
大隊長劉武很重視“模擬中隊”分組建與訓練情況,幾乎是天天盯著他們。
劉小濤他們模擬中隊的班排編制嚴格按外軍的編制序列,訓練也嚴格按照外軍的條令、訓練大綱進行,甚至就餐都使用西餐餐具。
在對抗訓練中,還努力體現、運用外軍作戰原則和戰術手段。
由于紅軍、藍軍雙方是在互不了解對方兵力部署、作戰手段和戰術意圖下進行較量,從而使戰術訓練由單方面合同演練轉變為逼真的實兵對抗,改變了我軍以往演習中總是紅軍百戰百勝的模式。
年底,“黑豹”大隊開始正式打造“藍軍”中隊。
他們把培養一支兇殘、狡悍、善變、心狠手辣、形神兼備的“藍軍”部隊作為首要解決的課題,逼著“紅軍”在受挫中找差距,在失利中求振作。
經過將近一年的打造,一支由裝甲、陸航、炮兵、電子對抗和特種作戰等精銳部隊組成的合成“藍軍部隊”亮相基地演習場。
他們不僅在作戰思想、戰法運用與扮演的對象相似,就連外觀打扮也真假難分,官兵都要熟記20萬字的“藍軍部隊”作戰“秘笈。
大炮、坦克、裝甲車等武器裝備涂抹著外軍迷彩,官兵身上佩戴著獨特的服飾標識,自制的高技術兵器模型足以以假亂真。
他們收集了大量的外軍動態信息,研究了外軍最新的戰術理論,編寫出數十套作戰方案,聘請了十幾位外軍研究專家來基地授課,反復進行室內網上模擬演習和室外“紅、藍”實兵對抗,使這支合成“藍軍中隊”具備了能夠模擬不同外軍部隊進行對抗的能力。
黑豹特種大隊模擬外軍中隊的隊員選拔堪稱嚴苛,每一位入選者都是從全大區眾多特種部隊和偵察部隊中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頂尖精英。
他們不僅具備過硬的軍事技能,更擁有超凡的戰術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是無可爭議的軍中翹楚。
進入模擬中隊的第一天,新隊員們便被帶到了訓練基地的核心區域。
這里的環境與普通軍營截然不同,充滿了高科技設備和復雜的戰術模擬場景。
教官們身著黑色戰術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每個人的內心。
首項任務便是極限體能測試,隊員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負重越野、障礙穿越和攀巖等高強度項目。每一秒的延遲,都可能意味著淘汰。
接下來的日子里,隊員們被分成了若干小組,進行戰術對抗演練。
他們需要在模擬城市、叢林和沙漠等不同地形中,完成突襲、偵察和救援等任務。
每一次行動都要求精準無誤,稍有差池便會導致任務失敗。
隊員們在高壓下迅速成長,逐漸掌握了如何在復雜環境中做出最佳決策。
此外,模擬中隊還特別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
隊員們經常被置于極端情境中,例如被孤立、被審訊或被圍困,以此考驗他們的意志力和應變能力。
每一次心理挑戰都像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博弈,只有真正堅韌的人才能挺過。
經過數月的魔鬼訓練,最終留下來的隊員不僅成為了戰術高手,更成為了彼此信任的戰友。
他們知道,未來的任務將更加艱巨,但他們都已準備好迎接任何挑戰。
六班長張金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張金稱和大多數人一樣,挺普通的。
他老家在中原省古都市的一個小山村,爸媽都是種地的,辛苦賺錢供他讀到了高中。
幸運的是,張金稱在學校里成績還不錯,考上大學基本沒啥懸念。
就在高考結束后的那個悠長假期,張金稱下了一個影響他一輩子的決心。
他覺得爸媽年紀已經很大了,大學需要的學費和生活開銷對家里來說是個重擔,再加上“當兵入伍”這個念頭一直讓他心潮澎湃,張金稱可不想因為沒嘗試而抱憾終生。
兩年前,張金稱要離開家鄉來到西南大區參軍了,他爸媽眼里含著淚,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他。
張金稱因為身體棒,剛到新兵連就在體能訓練上表現得特別出色,連一些老兵都直夸他,說他天生就是塊當兵的料。
新兵訓練完成后,張金稱在連隊里頭漸漸有了點名聲,就這樣,他也引起了“黑豹特種偵察大隊”的注意。
去年六月份,還沒當滿一年兵的張金稱,被黑豹特種大隊挑中了。
當他知道自己要當特種兵的那一刻,張金稱心里頭那個美呀,覺得自己當初選擇當兵這條路真是選對了。
特種部隊就像是軍隊里最鋒利的匕首,想要成為這匕首上的一部分,就得經受比別人更多的錘煉。
張金稱剛加入特種部隊那會兒,每天都得面對不停歇的練習,還有接連不斷的考驗。
可能很多看官都是從電視劇《我是特種兵》里知道特種兵怎么訓練的,但張金稱的訓練可比那電視劇里演的苦多了。
在冷得刺骨的冬天里,張金稱只能和冷水做伴。
西南高原的雪山一點不比北方暖和。
盡管身體已經快到極限,但張金稱沒有放棄。
每當有隊友一個個選擇離開,他卻始終咬牙挺著。
在他剛開始訓練那會兒,最讓他害怕的一項任務就是滑索過河。
這個任務得讓特種兵抓著拴在兩座山崖上的繩子,啥工具都不用,就這么一點點爬過去。
張金稱有個怕高的毛病,平時在室內練習還好,能對付過去,但一到真正要往上爬的時候,他頭一回感到了害怕。
看著兩座大山間嘩嘩流著的河水,張金濤稱心里直發慌,腿都軟了。
當他趴在繩子上時,嚇得緊閉雙眼,不敢瞅一下。
當時他的教官瞧出張金稱怕高,為了安全,只能叫停了張金稱的第一次實地過河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