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鐘大膽!!!
兒子劉武在軍中的表現讓老父親劉之野是萬分自豪,女婿鐘興國那更是不逞多讓。
鐘興國如今在某王牌師任參謀長一職,他曾經是一位l山戰場上備受尊敬的偵察英雄。
在戰場上,鐘興國總是將危險視為自己的職責。
每次執行俘虜任務,他都親自擔任捕俘組的組長,身先士卒,走在最前線。
在撤退時,他總是讓戰友先行,自己堅守在最后,負責斷后掩護,因此被人譽為“鐘大膽”。
在長達幾年的邊境防御偵察作戰中,鐘興國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冷靜果斷的作戰風格,以及出奇制勝的策略、兵力部署和計劃。
鐘興國領導自己的部隊無數次勇敢地執行伏擊和俘虜任務,頻繁的近距離偵察任務。
他的英勇行動震懾了敵人,多次取得了顯著的戰績,包括俘虜一百多名敵人、消滅一千余名敵人、摧毀十幾個彈藥庫、四十門火炮、十幾個駐兵房和29個陣地工事……
八年前,鐘興國所在的單位從燕京衛戍區、津港警備區以及某集團軍中精選了一批杰出的士兵,共同組建了特種混合第x偵察大隊。
這支大隊被派遣到滇南,執行偵察保障任務,開始了一段為期幾年的艱巨偵察作戰使命。
鐘興國當時初任中隊長,他深知優勢只有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
一旦部隊抵達戰區,他就迅速針對山岳叢林地的作戰特點,結合前方指揮部的指導方針,領導偵察骨干展開了超過20公里的全方位偵察任務。
這包括與當地居民交流、拜訪鄰近地區、勘察地形、收集敵情信息,并積極適應環境,以確保全面了解敵我形勢。
同時,他積極組織全連進行實戰化訓練。
在戰場上,鐘興國發起了口號:“跟我上!”以表達士兵們的誓死決心。
不論多么危險的地方,黨員的身影總是顯著可見;在戰斗最激烈的地方,干部們總是勇往直前的領導者。
這已經成為我軍作戰歷史中獨具特色的制勝法寶。
鐘興國是這一傳統的杰出代表。
在出征作戰時,鐘興國親自舉起拳頭,站在最前線,引領全體士兵鄭重宣讀誓詞;
鐘興國是第一個接過出征酒并一飲而盡的人;他大步向前,毫不猶豫地穿越了生死線,展現出堅定而勇敢的姿態。
這年2月5日,同時也是農歷新年的正月初八,鐘興國他們中隊迎來首次作戰經歷,這次任務被命名為“半坡西側無名高地伏擊捕俘戰斗”。
在這關鍵時刻,鐘興國毫不猶豫地志愿擔任捕俘組的組長,勇敢地承擔了這個極為危險的任務。
這次行動代號被稱為“2.5戰斗”。
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全體官兵面臨極為嚴峻的心理和生命安全挑戰。
盡管他們小心謹慎,長時間潛伏在距離敵陣地不到百米的地方,但敵方軍犬的嗅覺逐漸探測到了他們的存在,敵軍的狗叫聲不斷響起。
敵人察覺到異常情況后,迅速進入陣地,并用手電筒搜索目標。
敵人1號和2號方位同時向鐘興國他們的潛伏地區投擲炸彈,敵軍們的叫喊聲和裝填子彈的聲音清晰可聞,不斷有敵人投擲的手榴彈在鐘興國所在的捕俘組附近爆炸。
紅色彈道和手榴彈碎片在空中飛舞,泥土和碎石灑在鐘興國以及隊員身上,顯然敵人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行動意圖。
這會兒的,天氣也變幻莫測,前兩天還是小雨濃霧,而現在是星光燦爛。
捕俘隊員們必須小心翼翼,因為任何一個輕微的動作都可能被敵人發現。
局勢急轉直下,全體隊員緊盯著中隊長鐘興國,不確定是決定沖上陣地,意圖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還是按照原計劃等待敵人進入伏擊區。
鐘興國在密切觀察敵人的行動的同時,迅速思考下一步的應對方案。
他召集了一、二排長,商討對策,最終做出決策:“我們的行動已經被敵人覺察,潛伏位置完全暴露在1、2號高地的交叉火力下,而且植被稀疏,無法提供足夠的掩護,以滿足接敵和捕俘計劃的要求……”
隨著黎明臨近,捕俘組的行動變得更加困難,可能會有更多傷亡。
鐘興國綜合分析后果斷決定撤退。
他觀察了敵人的火力暴露情況,并繪制了敵情要圖,詳細了解了敵軍的兵力部署和工事構筑情況。
在前方指揮部批準后,鐘興國夜間帶領參戰隊員冒著被敵軍射擊的危險,于第三天上午9時全部撤回到安全地區。
整個行動歷時三天,滲透距離為8公里,排除了11枚地雷。
當時劉之野在前方指揮部高度評價了鐘興國他們中隊的表現,稱贊特偵三中隊在這次戰斗中展現了敢打、善打、有勇有謀的作戰風格。
中隊長鐘興國基于敵情和地勢的變化,明智地作出了放棄捕俘計劃、主動撤退的決策。
這種在一線指揮中表現出來的決斷力和聰慧難以估量,完美體現了他作為偵察指揮員的卓越素質。
前指劉之野這次評價對鐘興國表示了高度認可。
回撤的決策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參戰隊員剛剛撤出不到一個小時,鐘興國他們潛伏的地域就遭到了敵軍長達一個小時的炮擊,并發射了數枚燃燒彈。
偵察大隊領導和全連官兵都對鐘興國投以了敬佩的目光。
在面對復雜情況時,鐘興國沒有被敵情變化所迷惑。
在危險關頭,優秀的軍事指揮員的價值得以體現。
鐘興國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決策,避免了一次可能發生的重大傷亡。
不過在戰爭中,不幸的犧牲總是無法避免的。
8月9日,鐘興國率領偵察分隊進行了代號為“118”的伏擊捕俘戰斗。
他們深入敵后10公里,成功俘虜了2名敵軍士兵。
但在回撤途中,三中隊首任副中隊長老董不幸觸雷負傷,雙腿遭到炸彈爆炸導致的嚴重傷害。
在這關鍵時刻,鐘興國冷靜指揮著,一邊組織止血和包扎受傷戰友,一邊指揮工兵戰士埋設地雷,以封鎖敵軍的追擊路徑。
他深知時間的緊迫性,因此接應組必須盡快提高回撤速度,同時確保擔架穩定,以減輕老董在崎嶇山路上的痛苦。
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不懈努力,參戰隊員們精疲力竭,但最終成功將老董安全抬送到了安全地點,并緊急送往野戰救護站。
遺憾的是由于失血嚴重,老董的腦部神經受到了嚴重損害。
經過18天的手術治療,老董雖然重獲意識,但已經失去了語和行動能力,陷入了需要全面護理的植物狀態。
后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救治,老董在后方醫院的傷情逐漸惡化,最終不幸去世,年僅29歲。
鐘興國雖然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副中隊長的犧牲仍然像沉重的負擔一樣壓在他的心頭,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也就是這一年12月,鐘興國被授予一級“偵察英雄”榮譽稱號。
隨后,他又在第二年獲得了“衛國為民英雄”和“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有著鐘興國這樣的優秀指揮官帶領,第x特種偵查大隊的全體官兵在輪戰期間就表現的非常出色。
兩山輪戰期間,第x偵察大隊出的戰斗英雄就不少,李衛就是其中之一。
李衛剛是中原人,83年11月參軍入伍,84年被安排到特種偵察大隊當偵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