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前指后,劉之野立刻爭分奪秒地投入到手頭緊急事務的處理當中。
其中,最為首要的任務便是各輪換部隊的換裝問題。
具體來講,是要為參與“兩山”輪戰的部隊配備新一代的步兵武器以及裝備,以提升部隊的戰斗力。
這一舉措意義重大,將為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帶來積極的影響,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任務。
反擊戰剛開始那會兒,一款名為ak47的步槍成為了敵軍手中的殺戮利器。
而夏軍的步兵班里,只有班長副班長用56沖,8支56半。
結果夏軍一開始在“白眼狼”北部的熱帶亞熱帶山地叢林環境中大吃苦頭。
由于56式由于材質和涂料的原因,再加上亞熱帶叢林地形氣候異常潮濕,槍械需要不斷地擦拭上油。
這時間稍一長,槍機就會被銹住,造成不送彈、不退殼等故障。
所以擦試槍炮的布、油的需求量很大。
當戰士們在打掃戰場時,撿到的敵軍丟棄在水塘里時間超過一個星期的ak-47,拿起來就可以正常射擊。
毫無疑問,s制槍材料比自己用的要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夏軍急需一款能夠與之匹敵,甚至超越的新型武器。
于是,在去年春天負責前線作戰的劉之野等人的提議下,新一代式步槍應運而生。
它的誕生不僅是為了滿足戰場的需求,更是夏國自主武器研發能力的一次大膽嘗試。
去年春,正值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的關鍵時期,夏軍在南疆的戰斗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裝備ak47突擊步槍的敵軍,夏軍士兵手中的56式半自動步槍顯得力不從心。
ak47的高射速、高準確度以及其在叢林作戰中的出色表現,讓夏軍士兵處于劣勢。
在這種背景下,總部迅速做出了決策,要求軍工部門研發一種新型的步槍,以滿足南疆戰場的實際需求。
這個時期,軍工科研人員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他們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種新的武器系統。
既要能在戰場上與ak47抗衡,又不能過分追求技術上的突破,以免影響到生產的速度和質量。
這一要求實際上是對軍工設計人員能力的極大考驗,同時也體現了軍方的實戰需求和對戰場環境的深刻理解。
在緊張的研發過程中,劉之野對他們提供了不少的參考建議。
劉之野回憶起前世的一代神槍81-1,雖然前世他沒有摸過這款槍,但是大致還是相對了解一些。
設計團隊根據劉之提供的原始圖和參數,又充分考慮到了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就初步定型一款新槍。
他們深知,任何一款武器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其尖端技術,更在于其是否能夠適應實際的戰斗環境,是否能夠為士兵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持。
因此,新型步槍的設計準則被明確為“一切為戰場服務”。
設計團隊決定采用已經成熟的技術,以保證武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并在此基礎上對槍械的結構進行優化,以滿足射速快、射程遠、準確度高的需求。
設計師們在這款新型步槍的設計中,既借鑒了ak系列步槍的優點,又加入了針對夏軍特殊需求的創新。
這種融合和創新的思路,最終確保了新款突擊步槍在多個方面的優異表現。
相對于56式,新款步槍結合了ak系列步槍的一些設計特點,同時也借鑒了其他國家步槍的先進經驗,如采用了更為精確的射擊機制以及更好的人機工程學設計。
新款步槍采用的是7.62毫米子彈,與56式一致。
雖說這時已經有了5.8毫米子彈標準,但考慮了后勤保障的連續性,還是做得比較保守。
盡管子彈口徑并未變化,但在結構上進行了優化。
包括加長槍管以提高射擊精度,調整氣體操作系統以穩定槍身反沖,同時增加了可調整的準星和照門,使射手可以更準確瞄準。
火力上,新款可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提供了比56式更多的射擊模式,以適應不同的戰場環境和戰術需要。
此外,新款還考慮了與通用步槍榴彈發射器等裝備的配合使用,配有刺刀,和可以選擇裝備不同型號的消聲器,從而增強在特殊操作中的應用范圍。
配件的可互換性與模塊化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兵種間的通用性和維修的便利。
這款步槍研制成功后,先小量生產一批送往兩山,參入實戰檢驗。
在l山戰役當中,新款突擊步槍就得到了很好的證明。
此后就成為突擊隊員們最愛的叢林戰槍,比起ak47要好不少。
就這樣一邊實戰,一邊改進,最終于今年11月底正式定型。
總部計劃于81年正式列裝全軍,所以被命名為81-1式突擊步槍。
正式定型的81-1突擊步槍經過前線實戰結果發現,比敵軍的ak47還要優秀。
為何81式步槍叢林戰表現如此好?
首先要明白,叢林作戰環境和其他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
步槍需要在潮濕、密林等復雜環境中保持高度的可靠性與適用性。
同時兼顧射擊精度與火力輸出,因此步槍的設計既要考慮耐用性能,也需考慮便攜性與操作的便利性。
在當初的y戰中,ak47就以其優秀的設計,在叢林戰環境中表現優異。
可81式步槍在l山戰役中,面對敵軍持有的ak47明顯更勝一籌。
因為在叢林作戰中,射擊距離通常不會太遠,這就要求在短時間內快速準確地壓制或點殺敵人。
81式步槍加長的槍管和更精細的瞄具設計提升了有效射程和首發命中率,這在迅速打擊埋伏或逃竄的敵人時顯得尤為關鍵。
其次,81式步槍的人機工程學設計相對于ak47有所提升。
例如,它具備更好的重量配平以及更適宜手部握持的把手設計,使得在長時間叢林巡邏和高強度作戰中,射手不至于由于疲勞影響操作的準確性。
再者,81式步槍優化了氣動系統與射擊緩沖機制,這意味著在連續射擊時能提供更穩定的射擊平臺。
81式突擊步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在激烈的戰場環境中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持,這一點在實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射速高達每分鐘600發的特性,使得夏軍士兵在遭遇敵軍時能夠迅速壓制對方的火力。
為戰場上的機動和攻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林中遠距離交戰或對付穿插進攻的時候,能維持平穩的射擊功效以獲取火力上的優勢,對戰斗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
并且,81式步槍配備更為靈活的附件系統。
在叢林等多變環境中,根據需要裝備不同的附件如夜視器、光學瞄準鏡等。
可以大幅度提高部隊的適應能力與作戰效能。
而ak47由于其設計年代較早,未在早期版本中充分考慮這方面的需求。
此外,81式步槍在材料選擇和制造工藝上也有所提升。
雖然ak47的可靠性確實很高,但81式采用了新型合金材料和更精細的表面處理工藝,在抗腐蝕性和耐環境適應性方面表現更優。
81式步槍正式裝備部隊后,就因為性能好、可靠性強,在前線各部隊里廣受好評。
尤其是射擊精度提高了很多,這在實戰里表現得特別明顯。
瞄準精度有了突破,81式步槍在戰場上打中目標的幾率就高了,單個士兵和戰斗小組的作戰效率也就跟著提高了。
81式步槍有個更重要的優點,就是維護和保養起來比較簡單,這對讓武器長時間保持高性能可太關鍵了。
它的結構設計是考慮到了在現場能快速拆解和組裝的。
哪怕是在戰場上,士兵們也能簡單清理和維護它,保證武器一直處在最佳狀態。
這種設計理念讓部隊在持續作戰的時候穩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因此,81式步槍很快贏得了“叢林之王”的美稱。
兩山地區地理獨特,怪石嶙峋,地勢險要的喀斯特地貌與四季常青的亞熱帶植被交織在一起。
這樣的環境條件,使得大規模的重武器作戰變得難以施展,輕武器主導的伏擊戰、狙擊戰和小規模陣地戰成為雙方的主要作戰方式。
在兩山戰役中,夏軍各大大軍區的部隊進行了輪番上陣,使得這場戰役有了“兩山輪戰“的稱號。
這種做法有幾個好處首先,可以讓更多的部隊獲得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