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普通的秋日黃昏。
10月29日,火車站的候車大廳里彌漫著與往常無異的喧囂。
這一天如同往常一樣迎來大量旅客,互相擁擠著進入火車站中。
這里的人流量非常大,每天都有十數萬人進出。
來往的旅客們拖著沉重的行李,匆匆穿梭在人群中。
傍晚,2樓候車廳仍然有接近1萬名旅客正在等待火車的到來。
有的人是第一次出遠門,正在興致勃勃地與他人聊天。
有人在接近飯點的時候感覺到肚子饑餓,拿出攜帶的食物大快朵頤。
還有人百無聊賴地望著墻上的時鐘,等待著檢票的時刻。
他們都沒有想到,一場噩夢即將降臨。
時間一點一點推移,轉眼間來到了6點15分。
大量旅客從座位上站起來,他們的列車快要到站了,如今正是排隊檢票的時候。
火車站清潔工孫師傅這會兒,正在二樓的清潔間里整理工具。
這個在火車站干了二十多年保潔工作的老燕京人,已經習慣了車站的每一種聲響。
這時候的火車站里,列車的轟鳴、廣播的回音、孩童的哭鬧聲此起彼伏。
突然,“轟――”地一聲前所未有的巨響撕裂了這熟悉的秩序。
震耳的爆炸聲中,孫師傅感到整個地面都在顫抖。
他本能地蹲下身子,緊接著聽見了此起彼伏的尖叫聲。
巨響前,火車站里如往常一樣人來人往,旅客們都井然有序地排隊進出站。
突然從二樓走廊傳來轟地一聲巨響,不少旅客嘩啦啦倒在了地上。
緊接著頂部吊燈的碎片如天女散花般落了下來,旅客們嚇得尖叫起來。
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但是求生的本能,讓他們瘋狂地往樓下沖。
一時間場面十分混亂,到處充斥著孩子的哭鬧聲和女人的尖叫聲。
擁擠中,有人行李也不要了,有人和家人走散,有人被絆倒,趕緊爬起來,隨著人流往火車站外面飛奔。
起初,大家都以為是地震了,但隨后看到火車站冒出的火光和濃煙后,人們才知道發生了爆炸。
當孫師傅顫抖著推開清潔間的門,眼前的景象讓這個見慣了人間百態的老人瞬間窒息。
血跡在墻上濺射出猙獰的圖案,破碎的玻璃碎片反射著詭異的光芒,到處都是翻倒的行李和破碎的物品。
幾個穿著藏青色制服的鐵路職工跌跌撞撞地沖向爆炸中心。
濃重的硝煙中,他們努力分辨著傷者的方位。
“快叫救護車!”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
車站廣場上,正準備收工的出租車司機們聽到爆炸聲后也立即意識到發生了什么。
他們紛紛把車開到站前,主動承擔起了運送傷員的任務。
一輛輛載滿傷者的汽車,頂著警笛呼嘯著駛向附近的醫院。
在火車站附近執勤的公安民警心中一沉,火車站里面出事了!
他們趕緊來到現場,在人流當中逆行而上。
傳出爆炸聲的地方在二樓,當民警好不容易來到爆炸地點時。
眼前的一幕讓所有人都震驚了,一些承受能力差的民警,甚至直接跑到一邊嘔吐。
現場到底有多慘烈?
一具稀碎的男性尸體躺在中……
在不遠處,是一片焦黑的地面,這顯然就是爆炸的中心。
當天晚上,這爆炸現場,就被近嚴密封封鎖,葛叔平親自帶人勘察現場。
刑偵人員在血污斑駁的地磚上,一寸寸地搜尋著真相的碎片。
經過勘測,爆炸的中心點是火車站二樓南側走廊,波及范圍約700多平方米。
走廊玻璃全部被炸飛,現場散落各種物品,地上墻上都有不少血跡.,一片狼藉。
在走廊的中間位置,躺著一具面目全非的男尸,肌肉已呈焦黑狀……
這時,還沒有人知道,這具殘破的尸體,正是這一場驚天慘案的始作俑者。
這次爆炸案可以說是慘絕人寰,一共造成了不少人傷亡。
和這名男尸不同的是,其他遇難者雖說有不同程度的燒傷或炸傷,但身體完整。
一開始,刑偵人員還以為這是一次意外。
或許是這名乘客攜帶了子彈等物品,中途的碰撞產生爆炸。
可是刑偵人員卻發現,爆炸現場殘留著好幾種痕跡。
在現場,市局刑偵人員還收集到了不少粉鋼片、碎布頭、子彈頭、碎電線以及碎電池的殘片,還有炸藥的殘余物。
光是爆炸成分就有黑索金、二硝基重氮酚、tnt和硝酸銨四種,炸藥量足足有1公斤。
而且在物證袋里,還裝著兩節已經變形的“天鵝牌”9伏電池。
很明顯,這是犯罪嫌疑人使用電池制作的打火裝置,將兩斤的炸藥引爆。
難道,這是兇手在報復社會嗎?
根據現場收集的證據,對于兇手,刑偵人員有了初步的畫像。
犯罪嫌疑人年齡33到38歲之間,身高大約1米7左右。
這人有一定的文化,會爆破,很有可能曾經當過兵或者從事過專業的爆破行業。
鞋底的鐵屑說明可能他在機械廠從事過體力勞動。
火車站發生了這么大的惡性案件,很快就驚動了總部。
總部指示讓治保局局長鄭朝陽,令他親自掛帥組成專案組并限期破案。
“10.29爆炸案”成立了,專案組成員有,市局副局長葛叔平、市刑偵總隊長周衛國,分局局長孫立等精兵強將。
專案組指揮部就直接設立在火車站三樓的一間會議室里。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樓下忙碌的公安人員們在爆炸現場架設照明燈。
市局技術處的攝影師打開了一臺倭產的奧林巴斯相機,開始記錄現場的每一處細節。
一張方形的會議桌上,每個人面前都放著一個搪瓷茶缸,但沒人顧得上喝水。
“這不是一般的炸藥。”市局技術處處長老張放下手里的檢驗報告,“從爆炸的威力和殘留物來看,是'黑索金',比tnt還要猛。”
“嘶!黑索金?”眾人聞心里頭就是一驚,這可是軍用炸藥啊!
房間里的煙霧更濃了。
一個年輕刑偵人員正在黑板上用粉筆記錄著現場發現的每一件物品。
在現場還找到了103塊碎鋼片、84發子彈或碎片、126塊人體組織、幾截塑料電線、黑色手提包的碎塊。
另外,在這具男尸附近,還發現了一把自行車鑰匙。
“這個人是個專業人士。”專案組副組長葛叔平指著照片說,“你們看爆炸點的位置,選在二樓南走廊的正中央,這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而且從殘留物來看,他是用電發火裝置引爆的,這說明他懂得基本的爆破知識。”
這時,一個穿著白大褂的法醫推門進來。
他手里拿著一份初步尸檢報告:死者是一名30歲左右的男性,身高約1.7米。
爆炸時他是站立姿勢,將裝有炸藥的物品緊貼右下腹部,雙手護著。
這是一起蓄意的自殺式爆炸。
“等等,”葛叔平突然抓起桌上的一個物證袋,里面裝著三粒發黃的小米,“為什么死者的衣兜里會有這個?”
專案組的每個人都沉默了,沒人能夠回答葛叔平的疑惑。
或許這三粒不起眼的小米,似乎暗示著什么。
也許這個選擇同歸于盡的人,生命中還有一些他們未能觸及的故事。
火車站的爆炸案很快就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輿論,還有人造謠……
踏馬的,這真是太猖狂了!
如果不能早日破案的話,勢必會造成老百姓的恐慌,影響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