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
燕京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悄然翻新的變遷中。
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小商品,讓老百姓們眼前一亮;
街頭稀稀落落的幾輛黃色出租車,標志著民用交通的初步發展;
身著灰色圍裙的食堂服務員,與第一批出現的“西裝革履”的上班族遙遙對照。
這些畫面樸實無華,卻讓人潸然。
自行車,成了人們出行最基本的交通工具。
每當上下班高峰期,蔚為壯觀的自行車大軍,就鋪滿了整條大街。
手表、收音機等生活電器,也從奢侈品變成了小康家庭的“標配”。
西式風尚也隨著開放的政策而涌入,牛仔褲、口香糖、搖滾歌曲成了年輕人們的最愛。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每到節假日,王府井、大柵欄等商業街人山人海。
而人流最多的就是國營商店,它是老百姓們的“百貨大樓”。
這里提供的商品盡管不多,種類單一。
但對于剛剛走出計劃經濟的人們來說,這已經足夠滿足生活需求。
所以每逢節假日,這樣的國營商店就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商店的貨架整整齊齊,擺滿了五花八門的日用百貨,煙酒食品類居多。
店員們,身著統一印有商店標識的白色工作服。
頭上戴著定制的帽子,樣式是國企工作人員的標準著裝。
店員們忙著為顧客們稱重包裝,甚至限制購買數量,其場面之盛大。
其它的都好,除了店員們的脾氣不太好,哈哈哈!
而燕京最牛的商店就得算友誼商店了。
這里有其他商店都少有的商品,能在這里當店員那可是讓人羨慕的事兒。
人們不光喜歡逛商店,還喜歡逛書店。
王府井書店就是那些愛書的人特愛來逛的地兒,讀者排著長隊等書店開門的情形,在這兒常常能看到。
這時候走在燕京的王府井大街上,就會瞅見有些墻上貼著那種巨幕廣告,上頭有好多家電產品的消息。
這就表明,夏國已經能夠造出電視、電腦、空調、電冰箱這些家電啦。
時不時也能在馬路上瞅見老百姓騎著三輪車把買的電器往家運。
在汽車還沒普遍的這年頭,三輪車還是這時最主要的運貨玩意兒。
這這會兒的燕京那也是到處都有機會和希望的地兒。
在火車站總能瞧見好多農民工。
他們為了生活,離開家鄉帶著一家老小到燕京來打工,算是頭一批被叫做“北漂”的人。
他們穿著挺樸素的,背著大包小裹,臉上全是趕路的勞累以及對生活的期待。
邊上的婦女和小孩呢,對周遭新地方滿是好奇和不踏實,也不曉得以后會啥樣。
而車站大廳變成了他們臨時歇腳的地兒,也是新生活開始的第一個站住腳的地方。
這時候的車站大廳可不像后世有這么多椅子給旅客歇著。
好多人就直接坐在地上,來緩解一路奔波帶來的疲勞。
一些農民工出了車站大廳,沒尋著去處。
干脆就把行李擱在火車站廣場堆一塊兒,枕著在地上就睡了,能瞧出來他們可累壞了。
除了農民工之外呢,也有那么一些追求夢想的大學生。
這些年輕人考上華清京大后也到了燕京,想著靠學習讓自己的命運發生改變。
就算這時候大學宿舍條件特別差,可也沒法攔住他們對學習的喜愛。
等到了四十年后,這一批優秀的人,早就在各個行業起著重要性的作用了。
在大學的實驗室中,大學生們都能用上電腦啦。
雖說這年頭的電腦很初級,但用來做實驗是夠夠的了。
學生們興奮地圍在電腦那兒探討分析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東西,時不時地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會兒的燕京城可沒啥高樓大廈,大多數人都住在四合院、胡同里邊。
人們平常有空的時候,就騎著自行車去菜市場買菜,要是碰見熟人了,把車一停,就開始互相聊起來了。
在南鑼鼓巷胡同街邊的那些店鋪里頭,已經能瞅見理發店了。
雖說這店挺簡陋的,可理發用的工具跟用品啥都有。
這美發店叫“雅嬌美發”,一看就知道主要是給那些愛美的年輕女士做服務的。
瞧這理發帥小伙的裝扮,生活品質應該不低。
沒準已是這一帶出名的托尼老師了,那生意肯定差不了。
這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刮起來了。
個體經濟慢慢被政府準許了,然后燕京的第一家個體私營飯店“何氏家宴”就現身在交道口。
其實,按照劉之野的前世,京城第一家個體戶應該是幾個月后的“悅賓飯館”。
這一世,傻柱竟然無意間搶了人家“燕京第一私營飯店”的名頭。
說起來,傻柱突然宣布辭職,毅然決然地投身于個體戶的行列。
這一舉動在紅星廠以及南鑼鼓巷的街坊鄰居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傻柱可是紅星廠食堂的主任,好歹也是個科級干部,平日里在廠里也算是小有名氣。
他的離職,無疑給眾人帶來了不小的震驚。
要知道,這年頭紅星廠的地位可非同一般。
與那些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逐漸沒落、福利待遇日漸縮減的企業不同。
紅星廠作為部屬重工企業,其門檻之高,可不是一般人能輕易踏入的。
多少人夢寐以求能進入紅星廠工作,卻只能望洋興嘆。
而傻柱,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選擇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你何雨柱到底是怎么想的?
竟然決定下海去干個體戶?
在大家的認知里,那通常是下崗失業、無處可去的人才會去嘗試的出路啊。
不僅周圍的街坊鄰居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就連紅星廠的領導們也是一頭霧水,完全無法理解他的這一舉動。
傻柱在紅星廠向來是人緣極佳,不少領導見他突然要辭職,還以為他遭遇了什么不公,心里憋著氣,紛紛想要站出來為他撐腰,替他討個說法!
“何雨柱同志啊,你可千萬別有什么心理負擔。
要是真有什么委屈,盡管跟廠里說。
我們一定會為你做主,絕不讓任何人欺負了你!”領導們語重心長地勸慰道。
“領導,您的好意我心領了。
但我真的沒受什么委屈,咱們紅星廠一直待我如家人,我很感激。
只是,開飯店一直是我從小的夢想,我想去外面闖一闖,試試自己的本事。
希望領導們能理解我,成全我這個心愿!”傻柱誠懇而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哎!那好吧!既然你決心以下,我們也不好攔著。
這么著,我給你辦個停薪留職吧!
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難了,記得來找我們。
萬一你干的不順心,還可以再回來!”領導有些惋惜地道。
傻柱聞大喜道:“g,好勒!
謝謝,謝謝您!不管什么時候,紅星廠就是我的娘家。
等我開業了,領導您們一定記得來喝喜酒啊!”
“一定,一定!”領導笑著跟傻柱握手道別。
……
南鑼鼓巷95號院內,一陣喧囂打破了往日的寧靜。
傻柱今天竟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向廠里遞交了辭職信。
這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胡同里傳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真是個敗家子啊!”有位大媽搖頭嘆息,語中充滿了不解與惋惜。
“是啊,這好好的食堂主任,怎么說不干就不干了呢?”另一位大媽附和道,臉上寫滿了疑惑。
“誰說不是呢!”又有人插話進來,“要是傻柱不干了,這位置讓給我兒子多好啊!”。
“你兒子?得了吧!”旁邊的大媽不客氣地反駁道,“他能顛勺嗎?有傻柱那手藝嗎?”
“我兒子怎么啦?”這位大媽不甘示弱,“他哪點不比你兒子強?再說了,要是真當了食堂主任,還用得著親自干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