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首先掩護著輜重部隊和火炮部隊有序撤退,待這些重型裝備和火力支援安全通過后,再逐步撤下防線,迅速收攏隊伍,與主力大部隊會合。
整個撤退過程井然有序,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和協同作戰能力。
在警衛二師巧妙應對下,一直猥瑣在身后的敵軍遲遲不敢下手。
就這樣過了三天,這日清晨,始終找不到下手機會的敵軍,終于忍不住了,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對警衛二師展開偷襲。
與其說是偷襲,但實際上這種已經失去了理智、大局觀,喪失了戰略要地的對手,在警衛二師面前也不過是送戰績罷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早已做好了準備的張孟魯豫立刻下令,先對其進行一輪重炮火力覆蓋。
在警衛二師殿后部隊的掩護下,炮團始終與敵軍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攻擊起來自然也是不用顧忌什么,直接將摸上來的敵軍炸了個哭爹喊娘。
此次偷襲,敵軍派出了數個團級單位,但在警衛二師的巧妙布置下,連一絲水花都未能濺起。
夏軍早就在各個戰略要點設下防線,敵方不進攻還好,一旦發起突襲,必然是自討苦吃。
最終,敵軍付出了慘痛代價,其460團兵力損失高達80%,夏軍光是警衛二師就殲滅了敵軍兩千余人。
敵軍被打痛了,不敢派遣大部隊追擊警衛二師。
只是派小股敵軍襲擾,跟一群蒼蠅似的,煩不勝煩。
沒有了敵主力的追擊,警衛二師就這樣大搖大擺的撤回國內。
夏軍正式結束了對“白眼狼”的第一階段反擊作戰。
4月下旬,參加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的夏軍凱旋班師,全部撤回國內。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作戰,夏軍參戰部隊克服困難,攻強渡險,橫掃“白眼狼”北部20多個城市縣鎮。
殲滅敵軍10萬余人,沉重打擊了敵人,勝利完成了作戰任務。
這次作戰,是夏軍在……轉折時期進行的艱難一戰。
是為贏得一個有利的……環境而不得不進行的自衛反擊。
因為時間特殊、對手特殊、環境特殊、民情特殊,作戰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對夏軍的建設水平提供了難得的檢驗場。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打一仗,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了解敵人,不斷武裝自己,不斷發展前進,這是夏軍的光榮傳統,也是夏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秘訣。
從這個角度說,如何審視這場反擊戰,又成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對此,夏軍老一輩軍事首長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他們充分運用身經百戰的豐富經驗掌舵操船,及時進行總結指導。
匡定方針,厘清難局。
將復雜艱難迅速簡化,把經驗上升到理論。
從而為未來的軍事建設指明方向。
其中,夏軍領導是杰出代表。
他是重要的戰爭決策者,也是軍令系統正常運轉的掌舵者。
戰爭期間,領導幾乎每天都到x山指揮中心坐鎮。
老首長及時聽取在前線指揮地劉之野等人的匯報。
掌握全局,迅速決斷,作出指示。
抓住中心問題,有條不紊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指導前線的夏軍克服困難,不斷挺進,直到取得作戰的勝利。
在作戰結束當日的情況報告會上,首長高度評價了夏軍的英勇表現,并總結了能夠取勝的三條重要經驗。
第一條,掌握戰略主動。第二條,戰略決定戰術。第三條,因地制宜,因敵施策……
談了上邊三條重要經驗后,首長特別強調:“戰斗經驗要總結,戰場包括一個班、一個排、一個連、一個團的,要好好總結,教育我們的部隊,作為部隊的教材。”
這一仗夏軍摧枯拉朽般的橫掃敵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主要戰斗。
完成了戰略任務,狠狠打擊了敵軍囂張氣焰。
然而,這場看似迅速的勝利背后,付出的代價并不小。
戰后統計,夏方犧牲約6千多人,負傷約兩萬多人,整體傷亡約2.7萬人。
造成這么多傷亡,戰后總結,是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輕敵思想嚴重。
戰前,“白眼狼”方面的囂張氣焰可謂一時無兩,他們大肆宣揚自己的軍力是世界第三。
對于這種論,夏軍是不可能相信的。
更覺得對手牛皮吹上天了,于此同時一些人也滋生了一種輕敵的心態。
許多年輕的戰士包括指揮官都認為敵軍只是吹牛皮,并未將其視為真正的對手。
針對這種輕敵思想,劉之野是知道危害的。
在作戰會議上,他再三強調不要輕敵。
可惜,劉之野是小輩,資歷尚淺。
雖然他身為副參謀長,但是能力尚不被軍中一些老將們的認可。
所以,劉之野的話,有些人面上是聽從,心下卻不以為然,以為他是在危聳聽。
然而,當夏軍真正踏入“白眼狼”的土地時,才發現劉參謀長竟然說的是對的。
敵軍的實力遠非想象中那么不堪一擊。
他們的裝備精良,手握的大多是m式、s式的先進武器。
且戰術狡猾,給夏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尤其是在戰爭的前三天,夏方就傷亡了幾千人,這無疑是對輕敵心態的沉重打擊。
二就是訓練不足,經驗匱乏。
雖然夏軍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將,但基層戰士的訓練水平和實戰經驗卻普遍不足。
許多戰士都是第一次踏上戰場,面對槍林彈雨和生死考驗,他們顯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在復雜的山地叢林環境中,缺乏經驗的新兵,往往難以應對敵軍的狡猾戰術和精心布置的陷阱。
這也導致了戰爭初期的傷亡率居高不下。
這一點,來自京城衛戌區的警衛二師指戰員們,就表現的非常好。
他們當中雖然也有新兵,但劉之野早有準備,無論是訓練還是戰斗經驗比較豐富。
這也是,劉之野為什么當初被任命為前線副參謀長時,就提出要求警衛二師共同南下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劉之野對夏軍南方軍區的部隊不熟悉,他手中想掌握一支熟悉的精銳部隊,好作為拳頭部隊來使用。
另一個,他是知道時局的,知道這是夏軍未來僅有的實戰機會。
警衛二師雖然精銳,但是相比夏軍的其他老部隊,缺少的正是實戰經驗。
劉之野對警衛二師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他決不允許這支精銳之師被人私下里譏諷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中,警衛二師的表現著實沒有辜負劉之野的期望。
從戰斗打響之初,警衛二師便充當了開路先鋒。
而在撤軍階段后,他們又轉任全軍后衛。
在這場反擊戰中,警衛二師卻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就換取了輝煌的戰果。
他們不僅成功抵御了敵軍的猛烈攻勢,還重創了敵軍中的王牌部隊――338師,以及其他多股敵軍勢力。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