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突擊戰,讓葛小虎的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口,但他們的任務卻已圓滿達成。
盡管如此,葛小虎依然堅決地拒絕退到后方休養。
這或許是源自他們老葛家骨子里那股特有的倔強與堅韌,也可能是身為燕趙兒女所天生具備的血性與不屈。
正是這樣的性格,讓葛小虎在戰役打響的那一刻,毫不猶豫地沖在最前方,沖鋒陷陣,面對槍林彈雨也毫不畏懼。
也正是有了成千上萬如葛小虎這般,將生死置之度外,把保家衛國視為至高信仰的勇士們,我們才能夠在這場對“白眼狼”的反擊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當梁山烈士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的遺體出現在葛小虎、鐘興國和他們的戰友面前時,戰爭的殘酷和慘烈深深地震撼著他們的心靈。
猛虎突擊大隊―大隊長李延安沉痛地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要化悲痛為力量。”
經常深入敵后虎口拔牙的特種兵,面臨著比一般兵種更加殘酷的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
戰場的殘酷,加上特種部隊作戰的特殊性,也時常考驗著特種部兵們的體力和意志。
為使部隊保持戰斗力,負責前線輪戰的劉之野參謀長,下令京城衛戌區猛虎突擊隊采取了半年在邊防前線戰斗,半年回后方進行休整訓練的策略。
就這樣,在休整和戰斗當中,葛小虎、鐘興國等人逐漸成長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特種兵。
這一年,在家門口的陣地爭奪戰當中,“白眼狼”又頻繁失利,但仰仗著s老大的支持,依然氣勢洶洶,頻繁挑起事端。
為了捍衛,zjw在m山和l山的作戰計劃在這一年開始逐步實施。
代號為“305”的m山出擊拔點作戰計劃正緊鑼密鼓地進入最后的倒計時階段,整個戰場氛圍愈發緊張而熾烈。
猛虎突擊隊的一個分隊與133師偵察連的協同作戰行動日益頻繁,如同兩把鋒利的尖刀,在敵后不斷穿梭,尋找著最佳的出擊時機。
在前線指揮機關的劉之野參謀長,他對猛虎突擊隊寄予厚望。
多次下達命令,要求他們緊密配合前線各部的偵查兵,共同開展捕俘作戰,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
在這關鍵時刻,鐘興國憑借其出色的軍事素質和過人的膽識,多次被選調到捕俘組,擔任尖兵角色,沖鋒在前,無畏無懼。
每一次出境捕俘的任務,對鐘興國來說都是一次身心的極限挑戰。
但正是這些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了“祖國”二字的沉甸甸的分量。
每一次深入敵后,每一次與敵人斗智斗勇,都讓他更加堅定了保衛祖國、守護和平的信念。
在這片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鐘興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名戰士的忠誠與擔當。
4月的一個雨夜,鐘興國所在的捕俘組摸黑向邊境地區行動。
山路難走,加上要注意地雷和越南特工人員的偷襲,他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
雖說“白眼狼”地區接近于熱帶氣候,但是二月份的邊境陰雨綿綿,氣溫較低。
鐘興國的迷彩服下面套著一件毛衣,大雨已經讓他的全身上下全部濕透,寒風已經讓他瑟瑟發抖。
在途中休整的時候,鐘興國不得不和戰友李二虎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堅強的意志,讓捕俘組成員最終戰勝了困難,順利回到……
4月25日,“305”m山出擊拔點作戰計劃進入了最后準備階段。
特種大隊指戰員們早已做好一切準備,只差一聲令下,就向靠m山主峰823高地發起攻擊!
在大隊長李延安嚴肅地宣讀了戰場紀律之后,猛虎突擊隊的每一位將士都寫下了“遺書”。
時年19歲的鐘興國又一次面臨著生離死別,流血犧牲。
懷著既緊張又焦慮的心情,鐘興國給家人留下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
“親愛的親人們,這也許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寫信了,我懷著激動惜別的心情給你們寫信。
你們收到信后也許我已經不在人間了,到了沒有苦惱,痛苦,是那樣靜謐的極樂世界,無聲無息地長眠于地下……
這次靠m山出擊作戰是為了嚴懲“白眼狼”,打出軍威,國威。
作為軍人我能參加這次戰斗是我的驕傲,自豪。
戰爭是殘酷的,死與不死我不在乎,就算死了你們也應該為有我這樣的一個兒子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我的戰友為了完成首長交給的任務,不幸踩響了敵軍的地雷,在生死前面首先考慮到的是戰友而不是自己,他們崇高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千萬語也表達不了你們對我的養育之恩,下輩子才能報答你們的恩德。
此致
崇高的革命敬禮
你們的親人鐘興國遺筆
1979年4月25日”
…………
4月28日凌晨5時30分左右,邊境的出擊拔點作戰首先在l山打響。
凌晨6時左右,133師也向靠m山開始了火力準備,152加榴炮,122榴彈炮,各類火箭炮向敵軍據點進行了猛烈的轟擊。
靠m山前線的炮聲震耳欲聾,敵軍陣地前沿陷入一片火海。
離靠m山前沿二三十公里的地方都能看見,夏軍的炮火映紅了半邊天。
在滇省l山方向發起總攻僅僅1小時54分之后,14軍40師118團的進攻部隊就猶如洪水一般,勢不可擋地沖上了l山主峰。
此刻的l山主峰,早已被夏軍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他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這場決定性的勝利。
與此同時,在桂省方向的靠m山前線,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133師突然接到了“戰緩”的命令,這使得他們原本計劃在這一天向靠茅山主峰823高地發起的猛烈攻擊不得不暫時擱置。
而夏軍則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喘息之機,在靠m山展開了大規模的炮擊作戰。
夏軍的炮火猶如狂風暴雨,猛烈而精準地打擊著敵軍陣地。
在如此強大的炮火打擊之下,敵軍早已成為了驚弓之鳥,他們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只能頻繁地襲擾夏軍陣地,試圖以此來挽回一些顏面。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徒勞,夏軍已經牢牢地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白眼狼”不甘心就這么被動地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的特工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活躍,不斷對夏軍陣地發起騷擾攻擊,企圖打亂其部署。
葛小虎深知,在夜幕的掩護下,任何一絲光亮都可能成為暴露火力點和位置的致命因素。
因此,他果斷下令給手下的戰士們,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否則絕對不能輕易開槍。
因為一旦槍聲響起,不僅會暴露自己的位置,更可能引來敵軍猛烈的炮火轟擊,后果不堪設想。
上級賦予葛小虎等人的重要使命,是守衛在6號與7號高地結合部的一個臨時觀察哨里。
這里地勢險要,視野極為開闊,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白眼狼”的農田,還能遠眺到他們的村莊,是監視敵情的絕佳位置。
為了防范白眼狼特工的突然偷襲,葛小虎精心布置了防線。
他將陣地前沿布置得密不透風,一顆顆手榴彈已經打開了保險蓋,拉出了拉火環,靜靜地躺在那里,仿佛是一群等待出擊的猛虎,隨時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在這樣的嚴密防守下,“白眼狼”特工們的偷襲注定是會失敗的。
當輪到鐘興國值守在觀察哨的崗位上時,他敏銳地察覺到陣地前沿似乎有“白眼狼”特工隊蠢蠢欲動的跡象。
在朦朧的夜色中,他依稀捕捉到了“白眼狼”特工手中手電筒發出的微弱光束,那光束在黑暗中閃爍,如同鬼魅一般。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敵軍的迫擊炮彈呼嘯而來,伴隨著劃破夜空的尖銳嘯聲,數發炮彈狠狠地砸在了觀察哨的前方,塵土飛揚,硝煙彌漫。
那一刻,鐘興國的心跳仿佛都停滯了,若是這幾發炮彈再往后偏移些許,自己恐怕就要交代在這里了。
事后,每當鐘興國提及此事,總是感慨萬千。
鐘興國慶幸自己命大,能夠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撿回一條命,否則,他又怎能在這里安然地回憶往昔呢?
5月7日,葛小虎所在的偵察分隊歷經一番跋涉,途徑北山與阮利,最終抵達金剛山480高地的34號界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