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城食堂永遠是整個寧古塔最富有生機的地方。
巨大的鐵鍋里終日翻滾著熱氣騰騰的菜湯和粥飯,蒸籠里的饅頭散發著誘人的麥香,空氣中的煙火氣和人們勞作后的汗味,構成一種踏實而溫暖的基調。
何氏依舊是這里說一不二的“女將軍”,洪亮的嗓門能壓過所有的嘈雜。但連日來的超負荷勞作,讓她也顯出了一絲疲態,嗓子有些沙啞,指揮起來也不如以往那般雷厲風行。
竇氏默默地看在眼里。她不再是那個初來時局促不安的犯官家眷。粗布棉衣穿在她身上,依舊難掩那份曾經的溫婉氣質,但眉宇間多了幾分堅韌。
她眼里有活,手腳麻利,看到哪里忙不過來,便主動上前搭手。
起初只是幫忙洗菜,切菜,后來何氏發現她算數極好,便讓她幫著清點食材,記錄工分。
竇氏做得一絲不茍,賬目清晰,從未出過差錯。
有一次,兩個流放犯因為工分分配吵嚷起來,何氏正要發火,竇氏卻溫聲細語地上前,幾句話就將事情原委理得清清楚楚,公平合理地解決了爭端,讓雙方都心服口服。
何氏驚訝地看著她,仿佛第一次真正認識這個女人。她不僅有韌性,還有頭腦,更難得的是那份不卑不亢的氣度。
這天下午,食堂正準備著晚飯,何氏忽然一陣咳嗽,臉色漲得通紅。竇氏連忙扶她坐下,遞上熱水。
“何大娘,您歇會兒吧,這里我看著。”竇氏輕聲說道。
何氏喘勻了氣,看著食堂里忙碌的景象,她拉著竇氏的手,下定決心:“妹子,以后咱這食堂日常的采買記賬,人手調配,工分核算,就交給你了。我給你撐腰,誰敢不服,你告訴我。”
竇氏愣住了,連忙擺手:“這怎么行,何大娘,我……”
“怎么不行?”何氏眼睛一立,“我說你行你就行,別推辭了。再這么熬下去,我這把老骨頭非得散在食堂不可。你就當幫幫我,成不?”
看著何氏真誠的眼神,竇氏鼻尖一酸,知道她這是給她們娘倆一條活路呢,感激地點了點頭:“好,我一定盡力做好!”
從這天起,竇氏正式成了食堂的“二管事”。
她并沒有因為身份變化而拿喬,依舊事事親力親為,但安排起工作來卻井井有條,分工明確,效率竟比何氏一個人硬撐時還高了些。
食堂運轉得更加順暢,眾人也都服氣,私下里都稱她“竇娘子”。
小阿紫成了食堂里最快樂的小精靈。她穿著何氏改小的舊花襖,像只圓滾滾的花蝴蝶,在桌椅間穿梭。
偶爾還會用歪歪扭扭的字幫著記幾個簡單的數字,惹得大家歡笑不已。
何氏把她當親孫女疼,有什么好吃的總偷偷塞給她。王玉蘭給她扎漂亮的小辮子。春娘繡活間歇,會給她縫個小小的布娃娃。就連最冷清的季歲歲,看到她也會露出難得的淺笑。
她似乎已經完全適應了軍城的生活,小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
只是,每到傍晚,食堂開飯前稍微清閑一點的時候,她總會跑到門口,踮著腳尖朝著驛路的方向張望一會兒,小聲地問竇氏:“娘,舅舅什么時候回來呀?阿紫想他了。”
竇氏便會停下手中的活計,將女兒摟進懷里,望著外面逐漸暗下來的天色,柔聲道:“快了,阿紫乖,舅舅辦完事就回來,還給阿紫帶好吃的。”
可軍城的日子并非總是和諧溫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嫉妒和流。
許家大哥許榮那一房人,被謝云景打發去負責最苦最累的城墻夯土作業,每日累得如同死狗,工分卻掙得勉強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