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罪該萬死,多謝秦王不殺之恩,多謝秦王不殺之恩.....”鄭芝龍再次叩首不已。
而甘輝、洪旭等人聽了秦牧這番話,心情十分復雜,確實,當時鄭芝龍已經被俘,鄭軍大亂,全面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秦軍在那種情況下,確實不需要與鄭軍談什么條件。如此算來,秦牧這番話還是很真誠的。
而秦牧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內戰,也讓他們很感慨,什么是內戰,那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換句話也就是說,哪怕是雙方交戰的時候,秦牧也一直把他們當成“自己人”,從沒有想過趕盡殺絕。
在秦軍大勝之下,沒有肆意殺戮,而是采取勸降的辦法,這也證明了秦牧確實不想趕盡殺絕,確實是把他們當“自己人”看待了。
“常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們能迷途知返,為時未晚,本王不為己甚,愿意給你們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希望你們今后能忠心為大秦效力。”
“多謝秦王寬宏大量,臣等今后定會為大秦盡忠效力,死而后已。”不光是鄭芝龍,甘輝、洪旭等人也一同叩首宣誓了起來。
“本王向來是聽其,觀其行。爾等今日當著大家的面,立誓要效忠大秦,本王暫且相信你們,今后就看爾等的行動了。”
秦牧隨后授鄭之龍為懷遠將軍,從三品。洪旭、甘輝等人授武德將軍,正五品。當然,這些都是散官,而非實職,暫時用來安鄭芝龍等人的心而已。
具體得到什么實職,還得看他們接下來的表現。
宴席散后,秦牧立即招集兵部侍郎顧君恩,大理寺卿楊慎,吏部右侍郎史春秋,刑部郎中林繼海等隨行官員議事。
楊慎先開口道:“秦王,常道,打鐵趁熱。此時緊要的是盡快拿下福建,以免夜長夢多,臣建議,明日就讓鄭芝龍、鄭彩等人分別前往分水關、仙霞關勸降。大軍迅速進入福建,先掌控住福州、泉州等重鎮再說。”
顧君恩補充道:“秦王,除了楊大人所說的,臣以為臺灣也不容忽視,目前駐守臺灣的是鄭芝豹,這是鄭芝龍給鄭家準備的退路;
與福州、泉州等重鎮相比,臣以為臺灣更為重要,只有迅速拿下臺灣,才能真正斷絕鄭家的退路,讓鄭芝豹、鄭泰等人才無力再反復。”
是啊,現在臺灣就著是一個強盜窩點,不拿下來,它就會繼續藏污納垢,在秦牧看來,不但要盡快拿下臺灣,還要盡快加強開發;
有了民眾基礎,臺灣本身才有自保能力,不至于時時被外部勢力惦記著。否則再被荷蘭、葡萄牙等外部勢力占據的話,整個東南沿海又要受到威脅,難得安寧。
而要在臺灣駐軍,補給總不能老依仗內陸轉運,逐漸開發臺灣是勢在必行。
“好,就照諸位大臣所,讓海軍休整一兩日,就讓鄭芝龍隨水師出發,盡快趕往臺灣勸降鄭芝豹。分水關和仙霞關分由鄭彩、洪旭等人去勸降就行了;
另外,傳本王旨意,讓京城立即加派兩萬兵力進入福建;顧卿,一但大軍能順利進入福建,就要一個能員前去安撫地方才行,你明日就隨軍出發,去巡撫福建吧,盡快讓福建安定下來,大秦才能集中精力對付北面的滿清。”
“臣,遵旨。”
***********************
ps:之前的陸戰,受到不少讀者詬病,第一次寫海戰,心中更沒底,今后應該還有海戰,各位書友覺海戰方面什么地方不足,歡迎在書評區提出,我會謙虛聽取大家的意見。
最后,向大家求推薦票,和月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