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英杰拿起一張樣鈔,映著窗外投進來的光線給秦牧看。
秦牧赫然發現,紙張里面有一條龍形水印,而且票層夾有薄薄的銀絲。
有水印這不奇怪,據說宋代的交子就有水印了.
水印的制作,說難不難,分為明暗兩種:
第一種印明花法,類似木刻水印,就是在抄紙用的紙簾上用線編成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圖案,微凸于簾面,抄紙時,凸起處紙漿微薄,故圖案透亮而呈現于紙上;
第二種印暗花法,就是將濕紙壓在兩塊一正一反雕有凹凸圖案的模型中間,用強力壓紙,逐幅印刷,使紙隱顯圖案。
紙平放時看不出透明的圖形,舉紙迎光,圖案則清晰可見,即人們現在熟知的水印。一般鈔票上用的都是印暗花法。
秦牧奇怪的是,許英杰拿來的紙鈔不但略帶塑料的質感,而且他竟然還會夾以銀線,這絕對是了不得的創舉。
許英杰詳細為他解釋道:“秦王,實則這紙是兩層,用布簾濾起第一層紙膜后,壓上銀線,再濾一層紙膜覆在上面,這種銀線并非全銀,是以渡銀的鉑紙。”
秦牧聽了啞然失笑,他還以為真是用銀子打成薄線壓進去呢,真那樣的話,光是打制這樣薄的銀線就不知要花多少工時。
許英杰接著說道:“秦王,為水印有銀線其實還是其次,關鍵之處是。這紙與民間的制作方式完全不一樣。”
“許卿說說,這其中有什么不一樣。”
據秦牧所知,這年頭造紙的方法先是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舂成泥狀;
再以適量的水調配,使纖維徹底分離并浸透水分,成為紙纖維的懸浮液;
再傾倒入紙槽里,然后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會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紙膜,然后晾干就成紙張了。
這種制作方法其難度主要在于,抄得太輕紙會太薄。抄得太重紙又會過厚,這得憑工匠的經驗積累,普通人抄出來的紙不是太薄就是太厚。或是同一張紙厚薄不一。
許英杰頗有幾分自得地說道:“秦王,按舊有的晾干法,無法得到這樣的質感,臣等制作這種紙無須晾曬。而是打制了一些空心鐵筒。通入蒸氣,使鐵筒表面形成高溫;
抄起濕紙膜后直接卷到這些鐵筒上,利用高溫使得其中的樹脂充分溶解滲透,才會形成現有的質感。而且,這樹脂的比例也非常講究,少了效果不明顯,多了紙紙太硬,容易折斷。”
“用蒸氣加熱烘干?”
“是的。秦王。”
秦牧感覺必須從新評估一下古人的智慧了。
他甚至相信,魯班能制造會飛的木鳥是真事了;
至于諸葛亮制作木牛流馬為十萬大軍運糧。估計更是確有其事。
“這紙成本不低吧?”
“回秦王,臣作了估算,五十文以下的紙鈔都是虧本的。”
秦牧重新拿起一張紙鈔,兩寸寬,四寸長,這成本就要五十文?
還真是“錢”啊!
若光是印制五十文以下的紙鈔,豈不是印一張虧一張?
“秦王,這種紙制作比較困難,耗工耗時,原料也比較難求,是以比一般紙張貴很多。”
“很好,本王很滿意,就按此方法印制吧。等三司制定了鈔法,本王再下旨頒行,戶部也要做好準備,這次印制兩百萬貫紙鈔,至少要存四百萬兩白銀作為準備金,以應付百姓擠兌。”
“是,秦王。”
***
無獨有偶,北京城里,多爾袞與手下謀臣也在商議發行寶鈔。
這些心腹謀臣中,有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
內弘文院大學士寧完我;
內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馮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