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明,我怎么感覺你好像有顧慮?”
盧源見李天明遲遲不說話,心下也有些疑惑。
他前段時間特意去了趟海南,重點考察了那邊的房地產行業,不敢說自己是個內行,但多少還是了解了一些。
這個行業,在他看來,雖然算不上暴利,但絕對有得賺。
尤其是對于大城市來說,住房一直是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就那海城的那些老城區來說,很多人家都是兩代,三代,甚至還有四代同堂的。
少的五六口,多的八九口,甚至還有十幾口人擠在一起住的。
建國初年,民間還允許私人房屋買賣,后來為了某些原因,直接將其徹底關死了,改成了用人單位分配福利住房。
可是,經過這么多年,到現在哪里還有多余的房屋用于分配啊!
效益好的企業,還能自籌資金,給工人們建新的福利房,那些效益不好,或者干脆兩年虧損,還要指望著當地財政補貼的企業,別說建福利房了,能保障工人們的工資,就算不錯的了。
如果開放房地產行業,允許私人資本進入,由私人資本承擔這項民生工程,不但可以減輕政府的壓力,還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掉一部分人的住房問題。
當然了,普通人購置住房,經濟上肯定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但至少這是一個解決社會矛盾的辦法。
在盧源看來,面向算得上是兩全其美,李天明的反應,實在是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丁主任,今天就先到這兒吧,明天咱們再繼續談!”
丁瑾知道,接下來盧源和李天明的對話,不方便他聽到,連忙起身告辭。
“現在能說了吧?”
盧源看出了李天明心存顧慮,這才讓丁瑾回避了。
“盧書記,您去海南考察,那邊經營房地產生意的,都是誰?”
“基本上都是香江那邊的資本,有霍家,有李家,還有包家,怎么?你是對他們不放心?”
李天明苦笑道:“我可沒這么說。”
盧源提到的這幾家,基本上都是政府請來,參與內地經濟建設的,李天明哪里有資格評價。
“別賣關子,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既然盧源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李天明也就不藏著掖著的了。
他是經歷過房地產黃金期的,從90年代中期,一直到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將近30年的黃金時期,這在全世界也是不曾有過的現象。
可是在這個房地產的黃金年代里,所發生的一切,可并不像人們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光鮮。
特別是那位許老板的地產金融帝國崩塌以后,更是將這個行業內部存在著的骯臟暴露無遺。
國家的金融系統留下了一堆爛賬,普通老百姓花光一輩子的積蓄,買下的房子爛尾,各種亂象千奇百怪,最后資本卷錢跑路,將爛攤子扔給了國家,還順帶著坑了無數老百姓,讓他們求告無門。
李天明現在還記得,上一世曾在手機上刷到過的一個案例,幾千號業主繳納了購房款,結果等待了好幾年,那個傳說中的高檔小區,只修了一個噴水池,地產商就跑路了。
而像這樣的事,絕對不是個例。
一切的源頭,說白了就是私人資本進入地產行業。
當然,不能說這個決策不好,就像盧源說的那樣,分擔了政府的工作壓力,順帶著解決了一部分民生問題,減輕因為住房不足帶來的社會矛盾。
關鍵在于行業管理。
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以及后續的監督不到位的話,上一世出現的亂象,依然會再度發生。
放寬這個政策,就是在開啟潘多拉魔盒,控制不住它,就要被它控制。
“盧書記,我有幾個問題。”
“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