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傻,這些東西賣給銀行,可以說就是虧本賣的,他也知道當前銀元的情況。
1950-1970年代:銀行持續收兌
當時的兌換比例調整在1953年前是1銀元=1元人民幣;
1973年:調整為1銀元=2.5元人民幣;
1980年代:升至5元人民幣。
1990年代末:銀行基本取消兌換業務,因為那時候一年都沒有收到幾個,干脆直接取消了,那時候的銀價值錢,銀行別說5元了,就是10元人家也不會去賣掉的,那些年炒幣就已經開始了。
“我的天,大哥,發財了!”當老丁開了一個箱子時,只感覺眼前一黃,所有人一瞬間都被吸引過去了,一箱黃金,里面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黃魚!
“好家伙……”張花城有點尷尬,自己還以為把這里面的黃金白銀都找出來了,結果發現這里還藏了不少,看來自己探索得不夠徹底啊!
都忘記薪水問題了。
“大哥,這里也有黃金!”
“這個是銀元!”
“這里有一箱銀錠!”
“這些小鬼子哪里弄來的啊?”
“搜刮來的,畢竟當年我們國內不知道多少值錢的東西都被他們搜刮走了,畢竟去了別人家里,誰會客氣啊,還是隨便殺隨便玩隨便搶,這群畜生,幸虧沒有讓他們把這些寶貝搬走!”
“哈哈哈哈,大哥發財了,這里還有一箱黃金!”
“架子上面的是什么!”
“我取下來看看!”
唐舞林取下架子上的一個箱子,當箱子打開,卻看到里面是日元,但這些日元有點怪怪的。
“這些是日元嗎?”唐舞林疑惑。
張花城過來看了看,一看之下有點無語,這居然是軍用售票,無兌換保證的那種,可以說這些東西就是廢票,從1945年以后就成了廢票,沒有一點用處的。
“都取下來看看吧,如果都是這些東西,那可真的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
這是鬼子的強制流通手段。
日軍逼迫占領區居民用法幣、港幣等兌換軍票,再用軍票強購物資。
1943年華中地區流通的軍票總量相當于中國貨幣120億元,造成嚴重通脹。
掠奪邏輯:
零成本發行:日本政府僅支付印刷費,無任何資金儲備。
轉嫁戰爭負擔:通過軍票榨取占領區資源,支撐侵華戰爭。
這一手段可以說都用在了被侵略的老百姓身上,沒想到在這里有這么一堆,這些東西當前唯一的價值就是日本經濟侵略的鐵證了,難聽一點就是一堆廢紙,1945年鬼子戰敗以后,這些軍票徹底無法兌換,很多老百姓手里因為只有這些東西,被逼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而且這里面的面值還都不小,最少的是五錢,繪飛龍,雙鳳等東方圖騰,材質很差,最多的是五十錢,相當于五十元,在那個年頭,五十元可是相當于五十個銀圓啊,這些鬼子多么會做生意自然不用說,一張廢紙,就能換走五十個銀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