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凝霜聽著他這番插科打諢,心中又氣又急,忍不住在桌下悄悄踩了他一腳。都什么時候了,還有心情開玩笑!
李軒卻仿佛毫無察覺,只是對著她擠了擠眼睛,那眼神里的促狹和自信,讓她莫名地一怔。
李湛見李軒如此“露怯”,心中更是大定,他站出來,一臉“謙恭”地說道:“父皇,太子過謙了。既然是助興,我等兄弟獻丑一番,也是應有之義。還請父皇出題。”
“好!”李承業見李軒自己都應下了,便不再猶豫,他沉吟片刻,大手一揮,指向天邊那輪皎潔的明月和腳下這片繁華的土地,聲音沉雄如鐘。
“今夜,便以‘天下’為題!”
天下!
好大的題目!
這個題目一出,便將單純的詩才比試,上升到了格局與胸襟的比拼。
大皇子李遠,素來崇尚武力,聞第一個站出來,大筆一揮,寫下一首氣勢洶洶的打油詩:“男兒當持三尺劍,不斬敵酋誓不還。待我踏平東西虜,天下盡歸馬蹄間!”
詩寫得粗鄙直白,引來一陣哄笑,但也算符合他莽撞的性格。
三皇子李毅,則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寫道:“朱門酒肉臭千里,路有凍死枯骨堆。愿開倉廩濟萬民,天下何處有塵埃?”
此詩倒是有些見地,引來不少文人點頭,只是細品之下,總覺得少了些真情,多了些刻意的姿態。
終于,輪到了二皇子李湛。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在一片萬眾期待的目光中,走到案前。
他并未急著下筆,而是先抬頭望月,再低頭看人,一副胸有成竹、睥睨天下的姿態。
醞釀許久,他才飽蘸濃墨,筆走龍蛇,一首七律詩一氣呵成。
寫罷,他親自朗聲誦讀,聲音清越,充滿了自信。
“山河拱衛紫禁城,日月光照大周興。
東海揚波臣子意,西山落日故人情。
文治已開千秋業,武功更拓萬里疆。
天子垂拱治天下,四海升平奏樂章!”
“好!”
此詩一出,滿堂喝彩!
這首詩,對仗工整,氣勢恢宏。既有山河日月的壯麗,又有開疆拓土的豪情,最關鍵的是,最后一句“天子垂拱治天下”,將一切功勞都歸于圣上,馬屁拍得不著痕跡,又暗含著自己愿意輔佐父皇,成就盛世的“賢王”姿態。
無論是文采、格局還是立意,都堪稱上乘之作!
“好詩!好詩啊!”
“二皇子殿下真乃大才!此詩頗有王者之風!”
“此詩一出,誰與爭鋒!”
贊美之聲不絕于耳。
李湛臉上帶著矜持而得意的笑容,享受著眾人的吹捧。
他挑釁地看了一眼李軒,眼神仿佛在說:該你了,我倒要看看,你這個草包,能寫出什么東西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軒身上。
舞臺,已經搭好。聚光燈,已經打亮。
現在,輪到主角登場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