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聞的龍涎香混著清淺的藥香入鼻,江箐珂緩緩睜開眼,便見自己在窩在李玄堯的懷里。
手搭在摟在他的頸間,一只腿騎在他的腰上。
江箐珂恍惚了一瞬。
連打個盹兒,睡相都這么差的嗎?
溫燙且略有些粗糙的拇指在她的雙唇上摩挲,江箐珂抬眸去看李玄堯的臉。
她啞聲問:“都聊完了?”
李玄堯眨了下眼。
透過紗幔,江箐珂睡眼惺忪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什么時辰了?”
李玄堯的手指在她面頰上輕輕勾寫了個“卯”字。
江箐珂一只眼半瞇,迷迷糊糊地揉了下嘰里咕嚕直叫的肚子。
李玄堯坐起身來,手語問她。
餓了?
“有點。”
想吃什么?
江箐珂懶洋洋地躺在那里,閉著眼想了想,甕聲甕氣道:“想吃碗熱氣騰騰的餛飩。”
大手時輕時重地揉弄著小蠻腰,似是想到了什么,李玄堯搖了下江箐珂,示意她睜眼。
有一家餛飩鋪,味道極好,要不要一起出宮?
一聽出宮,江箐珂雙眼登時清亮如星,騰地就坐了起來。
“當然要。”
京城西南市,遠在皇宮之外,乃是百姓聚居的下坊。
此處不似永寧坊那般繁華,皆是一片低矮瓦舍。
這里炊煙雜陳,巷弄逼仄狹長。
街市間亦無奢華氣派的茶樓酒肆,入目皆為簡陋樸素的鋪面。
未鋪青磚的土街兩旁,更有挑擔叫賣的小販。
雜聲喧鬧,各種氣味雜融在空氣里,混作一片市井煙火。
下了馬車,江箐珂跟著李玄堯進了一家不起眼的餛飩鋪,點了兩碗雞湯餛飩。
環顧四周,江箐珂略有些意外。
“這里你來過?”
李玄堯點頭。
餛飩有點燙,他輕輕吹了幾口氣后,斯斯文文地下口,咬掉一半的餛飩。
江箐珂瞧見,梗了下脖子。
然后,拿起勺子撈了餡兒大皮薄的餛飩,一改以往一口一個的吃相,也跟著吹幾口氣,再一口半個餛飩地吃著。
嗯......
細嚼慢咽,也不錯!
餛飩肉餡緊實鮮香,入口彈韌,湯汁清亮醇美,回味悠長,比御膳房做的還好吃。
難怪李玄堯會帶她來這破地方。
“你經常來這里吃餛飩?”江箐珂邊吃邊問。
不同于穆珩食不的高冷,李玄堯對她是有問必答。
偶爾會來。
看著略有些窄小的餛飩鋪,還有外頭雜亂的街巷,江箐珂蹙眉不解。
“這里又臟又亂的,你這個身份,沒事來這里吃什么餛飩?”
“沒事兒找苦吃?”
李玄堯想了想,似是覺得要說的話有些難,便掏出了炭筆和冊子。
治國安邦,根在于民。
然民生之事,不在廟堂之上,而藏于市井之間。
布衣之憂,無關國策,卻系于一碗熱湯之暖、一尺布匹之價。
可惜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高官權宦,因久坐高堂,只見皆盛世之象,卻不見民間之疾。
殊不知,真正映照國政得失的,正是那街頭胡餅幾文、巷尾米糧幾斗。
政出于民意,策生于民間。
是以,為政者當躬身下察,來到這市井街巷,親眼看,親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