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陸銘要是不在這里,沈青禾完全可以支撐得住。
這也是陸銘走之前,要一步步教沈青禾明白自己筆記中的內容一樣。
教會了沈青禾,就跟他在沒什么兩樣。
陸銘在實驗基地內還是挺忙的。
手榴彈實驗測算已經到關鍵的時候,這次要是測算成功可以直接進入到生產試投的階段。
由于陸銘提出的是兩種手榴彈型號,一種是防御性,一種是進攻性。
要是兩種都研制出來對于國家接下來的戰爭會很有幫助。
但是難度也是無法想象的。
所以在開始這項研究之前,大家已經抱著勢必要成功的決心。
兩個項目雖然是同時研究,但在陸銘的安排下分成了兩個小組進行。
當然,陸銘作為總負責人,兩個小組他都需要盯著,這也是之前陸銘加班加點,各種抽出時間做研究的原因。
別人只需要負責一個,但他需要負責兩個。
接連忙碌了幾個通宵,距離最后一個階段就差臨門一腳。
吃早飯的時候,大家伙坐在食堂說著測算過程。
在孫老的嚴格要求下,每個人吃飯的時間和速度都固定好,絕對不能草草了事,影響到腸胃的健康。
所以三餐成了每個人必然擁有的休息時間。
雖然這樣的休息時間他們并不想要,卻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
“你們進攻性的手榴彈項目是不是比我們流程慢啊,怎么感覺還沒到關鍵測算這一步呢?”
一組和二組的人坐在一塊吃飯,不由聊了起來。
一組是陸銘帶的組,二組則是王凱帶的組。
陸銘負責的是進攻性手榴彈,而王凱則是防御性手榴彈。
聽到這話,一組的人點點頭:“是啊,進攻性手榴彈危險系數很高,每一步的測算都得小心,尤其是外壁厚度的計算。”
“要是稍不注意,可能會出現自爆的風險。”
一組和二組的人還在聊兩種手榴彈型號。
而旁邊坐在一塊吃飯的陸銘,孫老和王老早就研究過這個命題。
危險,自爆,屬于研發之前必須確定好的兩點。
陸銘為了證明進攻性手榴彈有可以研發的必要,直接提出了美式和俄式手榴彈型號。
實際上進攻性手榴彈確實是符合要求,可以進行研究。
只是他們的實驗室還不配備相應的設備儀器,所以在研發的過程當中,危險系數會比國外的研究增加很多風險。
但這一項研究要是成功,那相當于是國內軍事上手榴彈重大的舉措。
所以,這一項進攻性手榴彈在陸銘提出來后,受到了上面一定的考慮。
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通過。
還是陸銘提出一句話:“在有限的設備條件下,做出無限的可能。”
有些事情對于其他人來說或許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陸銘來看,無限可能。
就像他們國家能自立自強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是創造出了無限的可能。
在陸銘的這句話下,這項實驗很快就收到審批。
“對了,你們靠山屯的事情處理的怎么樣了?不需要你回去嗎?”
孫老想起這件事來,不由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