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點門口。
陸銘看著神色鄭重又眉眼帶著喜悅的劉解放,好奇的問道:“這是發生什么好事了?大隊長?”
這幾天改良土豆一直忙著,加上跟趙德福少不了摩擦,劉解放臉上的愁容已經維持好幾天。
難得今天一臉輕松的過來,像是有什么喜事一樣。
聽著他的詢問,劉解放故意看看周圍,然后湊過低聲說:“何建軍已經把李楊柳的戶籍調到牛頭村了!”
“這個混小子肯定沒少托關系找人,這么快就把這件事辦妥。”
“當真?”
陸銘也是心頭一喜,要是真這么快成,還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呢。
劉解放連連點頭:“我騙你干嘛!絕對是真的,今天早上就有人來找我,說是要調走一個知青,叫李楊柳。”
“我還以為他們是胡亂說的,不然這么會這么快就調走呢,特意跟他們確定好幾遍,發現不管是文書還是調走的名單,寫的都是李楊柳的名字。”
說到這的時候,劉解放手上的動作沒停,他好奇的問道:“陸銘,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不顯山不露水就把這件事解決掉了?”
他是真的很想知道,之前想調走一個村民,死活出不去,那個村民也是打定了主意,要跟他硬干到底。
兩人差點就打起來,最后還是被調動,將人分到另一個村子里。
這回陸銘啥也沒干,就直接調走一個人,還是調走一個知青?
面對劉解放的好奇,陸銘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有些事情不可點明,事情做完就算完事了,那今天牛頭村的人是不是就來接李楊柳走?”
“應該不行,戶籍轉到牛頭村最快還得一天時間,何建軍也不是個能等得住的性格,估摸明天一早就得來接人。”劉解放說道。
見狀,陸銘心里閃過一個念頭,湊到劉解放耳邊說了一通。
聽完之后,劉解放當即睜圓了眼睛,給他比出了一個大拇指。
要說還是城里來的知青聰明呢。
讓劉解放想一輩子,他都不帶能想出這樣的主意。
這兩天何建軍可是忙壞了。
為了快點把李楊柳的戶籍轉過來,轉到他們牛頭村,可以說是費勁了口舌。
因為前幾天他們村里已經接受了一批知青,而且知青到現在還沒走,所以正常來說是不能繼續安排知青過去。
耐不住何建軍用上他三寸不爛之舌,把李楊柳說的那叫一個神乎其技,甚至把她說成懂得改良農作物,能夠把牛頭村的農作物產量也能達到高產。
將一切都歸于為了國家,為了提供更多的糧食。
可以說何建軍娶媳婦的時候都沒這么賣力,這回為了把李楊柳轉到牛頭村,生孩子的力氣都使出來了。
好在結果還是好的,上面還是同意了。
因為近幾年牛頭村農作物的產量確實是太低了,每次都是在墊底的位置上,一點變化都沒有。
在何建軍的隱瞞下,上面并不知道牛頭村的農作物產量很少是因為沒人干活,而不是土地或者種子出現了問題。
所以上面還是希望能幫扶一些就幫扶一些。
就像英雄主義和團隊主義一樣,他們需要團隊主義,團隊就是力量。
盡可能將有能力的人分散下去,這樣全國的農作物都能高產,而不是只有一個地方是高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