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送走一個王建軍,劉解放還覺得萬事大吉,能輕松一點,留個李楊柳出不了什么事。
沒想到李楊柳自己還能翻出點風浪,給陸銘添麻煩。
既然如此,就讓陸銘放手去做。
反正都是對他們好的事情。
劉解放并未管這件事,他知道陸銘肯定自有分寸,便接著去忙趙德福和改良土豆。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開春,靠山屯的改良紅薯面積會進一步擴大,也是擴大紅薯的產量,不僅滿足北方的紅薯需求,也可以發完南方是資助。
去年南方出了災害,他們也是剛收獲一批改良紅薯,上交的數量不算多。
這回靠山屯的庫存已經是以往的五六倍,絕對可以支撐受災地區渡過這次危機。
他還要抓緊,最好在改良紅薯種下之后,改良土豆也能下地種地。
“誒呀,需要操心的事情還真是不少。”
雖然在抱怨,可劉解放眼里的雀躍是一丁點也不少。
痛并快樂著。
另一邊,李楊柳從二柱口中得知文化村的事情,走起路來都飄的很,瞧田地里種地的村民和知青,是怎么看怎么不順眼。
“哼,這群人一輩子也就是種地的命了。”
她仰著下巴,姿態高傲的走過田地。
在李楊柳看來,地位高,有能力的人向來不需要干這種農活。
就像陸銘,前段時間開始,陸銘就開始忙的不見人影,每次在田地里都看不見他的身影,但沒人說他。
每個人提到陸銘都會說一句‘陸知青是有大事做的人,地里這些小伙讓我們干就好。’
這樣的話,李楊柳不止聽到過一遍。
那時候只覺得這群人都犯賤,明明是陸銘應該做的事,可他們都爭著搶著給陸銘干。
這種阿諛奉承的人,李楊柳看了都煩。
當然,她的反應特別直接,白眼就差翻到別人的臉上。
那時候大家都知道李楊柳是什么德行,懶得跟她計較。
背地里都在說,李楊柳之所以這么瞧不上別人捧陸銘,是因為捧的人不是她自己。
要是一群人她各種捧著,哄著,李楊柳肯定美得沒邊了。
李楊柳前腳走過田地,后腳日頭就落了下來。
村里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大家伙紛紛回家燒火做飯。
而知青點也是熱鬧一片,季滿倉家里郵來一些臘肉,打算炒炒跟大家伙一塊吃。
其他人見狀也拿出自己家送來的好玩意,有白饅頭,辣椒醬,還有腌的菜。
李楊柳回來的時候,季滿倉已經快做好了,余光瞥見有人進來,還以為是陸銘,仰頭咧嘴的笑容,在看到是李楊柳后,瞬間消失不見。
真是晦氣。
還以為是陸銘呢,結果是這個壞女人。
李楊柳迎面走過來,自然將季滿倉的反應看在眼里,當即被氣得瞪圓了眼睛。
她剛想要說什么,身后傳來腳步聲,接著肩頭擦過陸銘的厚大衣。
只是兩人的衣服擦了一下,不算是撞上,可這個微妙的小細節卻讓李楊柳心神蕩漾。
陸銘這還是不好意思直接跟她說話,所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她的注意?
李楊柳嘴角不自覺的上揚,看向陸銘的眼神也帶了些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