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批知青下鄉都得是十幾個,幾十個這樣。
狼多肉少的,這機會自然要留給特殊的人。
要不就是家庭條件優渥的,就像王建軍那種家庭,可能會托關系給調回去。
再比如就像陸銘這種有特別貢獻的,才能有希望。
如果李楊柳不動什么歪腦筋的話,這機會是覺得不可能輪到她頭上的。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高考。
如果陸銘沒記錯的話,國家在七七年就會恢復高考制度。
當時誰都沒有提前接到風聲,恢復高考的信息傳來打了許多知青一個措手不及。
有的知青早就在鄉下娶妻生子了,扔下老婆孩子,丈夫孩子跑的知青不計其數。
現在已經是七五年了,算算時間也就是這兩年的事兒。
陸銘也不太擔心李楊柳能通過高考回城里,她那一肚子壞水是不可能沉下心好好學習的。
想起高考,陸銘就想起了沈青禾,上輩子沈青禾雖然因為搶收摔斷了腿落寞沉寂許久,好在沈青禾家里也是提前大半年嗅到了要恢復高考的契機,讓沈青禾提前準備。
當時已經有很多家里有關系的知青提前知道了。
記得當時陸銘并沒有要準備高考的意思。
家里那段時間出了很多事,所以他也不知道沈青禾準備得怎么樣?
只知道那個摔斷了腿的女孩兒,為了高考日日夜夜的努力。
陸銘覺得以沈青禾的實力,如果沉下心來好好準備,就算是清北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想到這陸銘覺得下次去鎮里,倒是可以提前給沈青禾找找高考這方面的書。
但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改良玉米的事兒,陸銘不免嘆了口氣。
這玉米種植下去之后并沒有出現以往高產高質的效果,明明都是在同一個空間下,怎么會出現兩種狀況呢?
溫度、土壤濕度、種子的品質就更不用說了,都沒有什么問題,只是結出的玉米棒很小,玉米粒排列的也不夠整齊,像豁了牙的老太太。
想到這陸銘也坐不住了,扭頭進了空間又觀察起來。
他對紅薯和土豆很了解,但是玉米確實了解的不多。
這時候要是有一本農業方面的書就好了,也不用他在這急的直跺腳。
進空間里帶著半晌,陸銘也沒觀察出問題所在,只得有悻悻地退了出來。
“算了,要不先去鎮上看看吧。”
正好家里的白面也見底了,算算日子是到了家里給補給的時候了。
陸銘抬腳關門,轉頭朝大隊長家走去。
劉解放一聽到來意,也沒含糊,直接讓劉紅軍套了牛車,拉著陸銘一起去。
順便讓劉紅軍在村子里走一圈,看看有沒有誰需要捎點日用品。
劉紅軍聽罷就套了牛車在村里轉了一圈,去鎮里的倒是沒有,只有兩家人幫忙買袋鹽,還有家里有新媳婦有孕,問問能不能買點紅糖的。
劉紅軍一一應下就拉著陸銘去了鎮上。
陸銘到了鎮上直奔郵政局,還真有他的包裹,是昨天剛到的。
他掂了掂包裹,沉甸甸的,想來又是他父母給郵寄了不少東西。
陸銘走到一個沒有人的小胡同,打開包裹,里面有十張大團結,還有一些糧票,油票還有一些副食票。
除此之外還有家里人給些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