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這會,李楊柳又從大隊部的小屋出去,打算去附近村子逛逛,好歹能吃頓飯。
雖然不知道為啥,她已經到牛頭村半個月,還是沒分到屬于她的田地。
當然,就算是現在分到也沒辦法。
牛頭村不像是靠山屯,田地種地都是有時間,因為有改良農作物。
李楊柳更不知道牛頭村的田地幾乎年年都會荒廢一大半,這也是每次她去別人家蹭飯,都蹭不飽一樣。
牛頭村的糧食都是有限的。
強制每家每戶去耕地,最后也只能收獲不多的糧食,每個月都需要去大隊部領糧食。
每家每戶的吃喝都是有數的,所以除了強制耕地那幾個月每個人能吃飽飯,其他時候都是將巴吃著。
反正不干活的時候,每天也就是看看書,寫寫字,聽聽故事,也沒那么大的消耗量。
牛頭村的村民已經習慣,但是李楊柳不習慣啊。
她在靠山屯的時候就算地位在低,再不受重視,每天也能吃飽飯啊!
時不時還有葷的能打打牙祭。
甚至紅薯能作為零食,沒事每家每戶分一些吃。
供給給國家的同時,還能吃飽飯,甚至有意外的吃食。
這是靠山屯的福氣,更是靠山屯努力的結果。
自從二代改良紅薯的出現,靠山屯的村民跟其他村子相比,勞動力遠遠提高。
原本一年只需要忙五個月左右,但是冬天也能播種收獲以后,大家要整整忙十個月左右,剩下的時間才能休息。
其中半個月還是過年,所以平時靠山屯的村民是很忙的。
忙碌才能給大家帶來飽足的生活,這一點大家很清楚。
思索間,李楊柳已經來到一家門口,沒等進去,就聽到里面傳來嘀嘀咕咕的動靜。
“誒呀,聽說昨天旁邊老王家已經被李楊柳找上門,沒辦法還得分出自家的口糧給她,你說這種人怎么這么不要臉呢?”
“自己沒飯吃不知道自己想辦法,天天上別人家蹭飯?”
“以為咱們村子每家每戶是她家食堂呢?天天挨著走,挨著蹭飯吃?”
指名道姓的罵人瞬間讓李楊柳瞪圓了眼睛。
她直接沖進院子里,叉腰就開始大罵起來,“你這話是這么意思!你可別忘了!當初是你們牛頭村敲鑼打鼓請我過來的!”
“我到你們家家戶戶吃飯那是給你們面子!”
眼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跟著何建軍去靠山屯接李楊柳的女人。
女人也就是羅家嬸子,羅家嬸子那叫一個潑辣,指著李楊柳毫不客氣的大罵起來,“請你過來是為了陸銘知青,誰知道你過來以后,人家陸銘知青一點消息沒有!”
“該不會知道你過來,所以像躲瘟神一樣跑了吧!”
聽到這話,李楊柳怔愣在原地:“什么?你們當初請我過來是為了陸銘?居然是因為陸銘才找我過來?”
“不對!你還想糊弄我!你們村長明明說了,是陸銘要我先來的!”
兩人很快嗆嗆起來,羅家嬸子的丈夫是個老實人,半天不吭聲,到最后眼看著越鬧越大,直接跑到大隊部把何建軍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