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在村里長大的人,對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感觸最深。
眼看著和自己一起長大,一起生活的鄉鄰好友為了生活背井離鄉,把老人和孩子放在家中,在外頭低聲下氣掙幾兩碎銀,回來時滄桑無比。
如果能在家鄉發展,誰愿意離開自己家,非去建設別人的家不可呢?
楊國峰不是那種不關注時事老古板,他每天都看新聞聯播,短視頻也刷,還訂了報紙,期期不落。
他從網上看到新聞,有些村莊引進大學生村官,帶動當地創業,全村人跟著一起掙錢,為此他也去鎮政府反饋,想要引進大學生人才,讓楊溝村煥發新生。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是不少,可也沒幾個愿意耽擱大好青春年華到素不相識的村子里來發光發熱的。
別人村莊引進大學生村官,那是人家自己村子里考出去的大學生。
楊溝村一個村近百戶人家,考上大學的學生加起來都沒十個數。
原先楊國峰還盼著楊薇去上了大學,能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給村里想想法子。
結果楊薇不是楊國俊親生的,現在還不知道回不回農村老家來。
走了一個楊薇,又來了一個夏蕪,聽說還是留過學的,偏偏夏蕪還來問過包山的事情,這讓楊國峰心里涌起極大的希望。
“包山好啊,你是咱村里人,不是外人,咱包山不論畝,直接就一個山頭。上回你問過我,我跟你說十萬包十年,后面我又去別的村里打聽,也有便宜的,不過人家那山頭不大,不像雁頭山,少說有八百畝地,你要是真想包山,我就跟村里人合計合計,看能不能給你算便宜些。”
楊國峰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又拿出手機給夏蕪看聊天記錄,“這是隔壁村的村長,我之前跟你說他們村有個小伙子包山種蘑菇,他那片山頭小,還種了幾十畝橘子,估計到明年就能賣錢了。”
“鎮政府其實對你們這些想要包山的年輕人也很支持,很多政策都放寬了,只要保持該有的綠植面積,其他事上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你們搞。”
夏蕪好奇問道:“比如呢?”
“你看這份合同啊,”楊國峰變戲法似的從抽屜里拿出兩份合同,遞給夏蕪和祁妙妙。
合同上寫著《農村山地承包協議》,甲方和乙方待填寫,下面介紹了雁頭山的基本情況。
雁頭山位于什么省市,具體到村莊,還附有林地示意圖,土地面積是七百六十五畝,允許的開發用途限于生態種植、林下養殖以及果林開發。
四至界限也都標的清清楚楚,當然,如果真要簽訂合同,夏蕪還需親自去雁頭山驗證。
合同里對承包期限,還有支付方式,雙方責任和義務,都講的清楚明白。
可以看出,楊國峰對這件事真是上心了。
夏蕪看著山地的開發用途,又問:“支書,那到時候我能在山上蓋房子不?”
“得看你要蓋什么房子,這些山地是屬于集體到,你最多承包六十年,到期后不繼續續,那山上的建筑該清理還是要清理,現在國家管的嚴,自建房屬于宅基地,不過你可以蓋一些管理房嘛,根據養殖需要蓋些必須的小房子,這些都好說,能理解。”
楊國峰可謂是給夏蕪大開方便,夏蕪明了,對村支書的負責也很欽佩。
“行,支書,你看包山都需要什么材料,我盡快準備好。”
“哎呀!”楊國峰高興地都快蹦起來了,不過他也不是昧良心的人,有些話還是要問清楚些,別到時候夏蕪包山不成,外人說他坑年輕人,“小蕪啊,叔也不是外人,你跟叔說一下,你包山后打算干啥,只要叔能幫上忙的,肯定幫。”
夏蕪也沒瞞著,直接說出自己的初步打算,第一,養雞,第二,搞種植,種菜,種果樹,第三,拍視頻。
如果到時候養殖種植兩手抓都搞起來了,她可以通過線上售賣,把農莊品牌名聲打出去,不愁掙不到錢。
楊國峰聽完,一個勁地夸贊:“要不說你們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呢,腦子就是比我們這些老家伙好使。網購好啊,方便,有啥好東西也不愁賣的,拍視頻也好,你年輕形象好,拍視頻也不怕沒人看,好,我看等你的山頭發展好,說不定咱們村也能跟著一起變好!”
“支書,我也希望村里一天比一天好,有人的地方才有創造力和消費力。”
“這句話說的可真好,你就說大城市吧,為啥建的好,還不是因為人多?咱們農民工進城,修橋鋪路蓋大樓清潔街道,建設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這是個正循環。”
楊國峰難得遇到這么投機的年輕人,簡直把夏蕪當成寶了,一邊聊著,一邊從抽屜里翻出鑰匙,“走,你們倆要是這會兒沒事,我帶你倆去雁頭山轉轉,熟悉熟悉情況。”
夏蕪答應下來。
楊國峰開著三輪車帶著二人,路過夏蕪家門口的時候,正巧碰上回屋喝水的楊國俊,停下來一聊,才知道夏蕪要包山。
楊國俊也不耕地了,騎著車跟上去一起去。
雁頭山毗鄰母山,就在母山腳下,海拔只有小幾百米,整體坡度平緩,上山下山都很方便。
之前有人包過雁頭山,修的還有上山的水泥路,路兩邊長滿了荒草,也不影響他們騎車上坡。
“咱們這里雖然偏僻,可氣候適合,一年到頭種啥水果都行,就是偏了些,大的水果商不愿進來收這么點東西,小的水果商又壓價,最后氣的王猛自己摘了果子開車去外頭賣,賣的速度趕不上果子熟爛的速度,干了沒兩年,褲衩都快賠沒了,不得已帶著一家老小出去打工還錢。”
把車停在平坦的地方,楊國峰幾人下車,給夏蕪幾人介紹山上的情況。
上一任山頭主人名叫王猛,是楊溝村的上門女婿,包山十年,前面幾年一個勁地種果樹,有桃樹、棗樹、葡萄樹,枇杷樹。種的種類還挺多,本來想的很好,果子一熟,能從春賣到冬,一年四季都掙錢。
一家人辛辛苦苦打理幾年,好不容易果樹長成,開花結果,眼看著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卻面臨賣不出去的困局。
為此王猛找上楊國峰,又找上鎮政府,可惜大家也沒啥好辦法。
那時候網購還沒現在發達,村里的路也沒修好,外頭的果商嫌利潤小不肯來,王猛又貸款買了輛車,自己去外頭賣。
最后賠的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