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二年的春天來的格外的早。
鄭縣作為華州刺史的治所事兒不少,但麻煩的是小事好辦,大事難辦。
作為縣令,你做的再好也不敢得意,否則一抬頭,就會發現頭頂上蹲著一尊大佬……華州知州廖友昌。
狄仁杰來到鄭縣時日不短了。
久違官場讓他有些生疏,于是花費了不少功夫來重新熟悉那些規矩和程序。
三生作惡,知縣附郭。鄭縣縣令和華州知州都在鄭縣縣城內辦公,州廨和縣廨距離也不遠,也就是說,狄仁杰的一一行都在知州廖友昌的眼皮子底下。
許多人都說鄭縣縣令不是個好職務,特別是攤上了廖友昌這個官場老油條更是如此。
但狄仁杰卻很坦然,該如何還是如何。
“明府!”
狄仁杰正在看書,聞聲抬頭,“范縣丞。”
進來的是鄭縣縣丞范金。
被風吹的臉色慘白的范金進來,哆嗦了一下,“剛才那股風邪性,吹的骨頭冷。對了,明府,先前下官遇到了州廨那邊的好友,說是廖使君剛接到了書信,激動萬分,準備叫人做事。”
“明府,州廨來人了。”
蹲在州廨的邊上做縣令,這滋味真的一難盡。
一個官員進來,神色平靜的看了狄仁杰和范金一眼,說道:“使君有令,鄭縣征召一百民夫,三日內集結。”
狄仁杰問道:“可是有營造之事?”
官員皺眉:“使君的吩咐,你只管照做就是了。”
狄仁杰深吸一口氣……若是按照他前兩年的作風,此刻就該發飆質問了。
但在賈家這幾年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過往,深刻檢討了自己的宦途。
所以他微笑道:“使君征召民夫,我這里就算是遵行……可還得有個名頭。此去何處,要多久能回來,還請告之。”
否則他怎么去和那些民夫的家人說?
而且作為鄭縣縣令,他有權詢問。
官員冷著臉,“怎地,你還想質問使君?”
范金干笑道:“明府這幾日太過勞累,怕是有些暈沉。”
狄仁杰累昏頭了,別怪他。
官員面色稍霽,“照做。”
狄仁杰暗自咬牙,官員心滿意足的回去交差。
剛走到門外,就聽值房里狄仁杰說話。
“民夫去何處?多久能回來?”
這人有些軸啊!
官員回身,惱火的道:“你確定要知曉?”
官場上好奇心不能太強。包打聽多是小吏,但窺探打聽上官和同僚的事兒,這是犯忌諱的。
范金微微欠身,“此事……”
官員指指他,冷冷的道:“沒問你!狄明府,此事乃是使君的吩咐!”
在使君二字上官員加重了語氣,眼中多了厲色。
刺史的吩咐你一個縣令難道還敢悖逆?回頭收拾你!
許多時候官大一級壓死人,若是激怒了頂頭上司,那便是自尋死路,此后有無數小鞋等著你穿。
范金沖著官員討好一笑,“此事下官來辦,下官來辦!”
這樣臺階就有了。
這個范金不錯!
官員冷笑,“此事老夫記下了。”
按理狄仁杰該低頭了吧?
官員斜睨著他,剛想出去。
狄仁杰想到了自己的前一段仕途,就是毀于各種不知變通。
我該如何?
……
狄仁杰再問:“民夫去何處?多久能回來?”
范金張開嘴:“……”
從未有人這般頂撞上官過。
這位狄明府想干啥?
官員跺腳,“此事老夫自然會稟告給使君,狄明府好自為之!”
狄仁杰近前一步,認真的道:“民夫去何處?多久能回來?若此事不能明說,請恕我不會答應。”
官員冷哼一聲,隨即出去。
身后范金苦笑,“明府,此事……哎!”
……
廖友昌是科舉出仕,宦海多年,一直在下面掙扎,熟悉底層行政構架和運行情況。但升官并非是你覺著自己牛逼了就能升,所以他一直不大得意。直至前幾年搭上了李義府這條線后,廖友昌才走上了升官快車道。
廖友昌相貌堂堂,滿臉正氣,只是抬眸,就有令人心中一凜的威嚴。
“狄仁杰追問民夫去向?”
官員點頭,“下官無能。狄仁杰不斷追問,下官數度暗示,卻被此人無視了。”
廖友昌微笑道:“此人到了華州后老夫就打聽過,他當年也是科舉出仕,可卻不諳世事,得罪了許多同僚和上官,最終辭官,隨后就沒了消息,沒想到再度出現卻是來了鄭縣。”
官員說道:“原來如此。如此說來此人就是個愣頭青,這些年依舊如故。”
廖友昌微微皺眉,“鄭縣這里被狄仁杰堵了回來,其它縣會如何?此事若是辦不好,李相那邊定然會說老夫無能。”
可李義府并未讓你從華州征收民夫去幫忙。
只是你自己想討好李義府而已。
官員說道:“狄仁杰強硬,下官以為……要不就從其它縣多征發些民夫?”
廖友昌輕輕叩擊著案幾,突然冷笑,“李相如今如日中天,若是被一個縣令給攔住了此事,豈不是笑話?那個范金說是愿意辦,那就讓他去辦,至于狄仁杰……等此事完了老夫再和他計較。”
官員隨即去了。
廖友昌在給李義府寫信,信中談及了華州官吏聽聞李相遷徙祖墳的主動請纓,華州派出三百民夫雖說不多,卻是他和官吏們的一片心意……
要想升官就得找到大腿,也就是找到賞識你的人。你要說哥有本事,憑本事就能逆襲……無數驕傲的初出茅廬者們都倒在了宦海的岸邊,連大海的中間都看不到。
“使君!”
正在斟酌詞句的廖友昌不滿的道:“何事不能晚些說?”
官員進來了。
“使君,下官去尋了范金,范金也答應了,可沒想到狄仁杰卻出面呵斥下官……”
廖友昌冷著臉,“他這是故意要為難老夫嗎?”
這話里帶著煞氣。
官員束手而立,“狄仁杰膽大妄為,下官看正是如此。”
“這是把所有的路都給堵住了。”廖友昌面色百變,“狄仁杰原先就是得罪了同僚和上官,這才黯然辭官。如今他故態復萌,一旦被打下去,從此宦海便與他無緣了。”
官員說道:“使君,可李相的事要緊吶!”
廖友昌點頭,“是啊!先把此事弄好了再說。”
官員尷尬的道:“可狄仁杰軟硬不吃。”
廖友昌定定的看著案幾上的茶杯,平靜的道:“先弄走他。事后尋個事丟在他的頭上。到時老夫上疏朝中,誰能護著他?”
官員笑道:“吏部怕也頗為頭疼此人,此后他再也別想為官。”
“若是能讓他下獄最好。”廖友昌抬眸,眼中迸射出陰冷之色。
……
“明府,刺史那邊令你去長安稟告去歲鄭縣賦稅欠缺之事。”
范金帶來了這個‘好消息’
走吧,眼不見心不煩。
狄仁杰默然良久。
“好!”
范金松了一口氣,回頭看看門外沒人,這才低聲說道:“明府,使君那邊……怕是不會善了。”
……
狄仁杰離開鄭縣的當天午時,州里和縣里的官吏出動了。
“王福,你家出一人。”
這是一個普通百姓家,王福是父親,下面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老大二十一歲,剛成親。
老二十九歲,有些愣頭愣腦的,但身體結實。
老三十五歲,半大小子,吃垮老子。
閨女十二歲,最是嬌憨,此刻就在門內怯生生的看著阿耶和官差說話。
王福臉上的皺紋都綻開了,堆笑道:“今年的賦稅還未開始吧?”
小吏冷著臉,“何時開始你說了算?”
“是是是。”
王福點頭哈腰的,“老夫這便收拾東西,這便去。”
小吏看了他那斑白的須發一眼,罵道:“王老大,你這個畜生,看著你阿耶大把年紀去干活不成?”
王老大上前,“我去!”
王福罵道:“去什么去?你剛成親,好生在家。”
王老二默不作聲過來。
“就他了!”
小吏說道:“馬上走,家里要準備什么趕緊。”
“二郎……”
王福瞪眼,可王老二卻說道:“阿耶,你年歲大了,昨夜還聽你說腿疼。”
小吏喝道:“就王老二了,趕緊!”
家人趕緊準備了干糧和換洗衣裳,又給了些零散銅錢,一家子把王老二送到門外,王福悄然給了小吏兩文錢。
“敢問這是去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