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珺小時候也是在皇宮里長大的。
郭鵬生活簡樸,后宮人數不多,宮女數量也少,總共也就三百多人,但是有一說一,那質量是真的很高。
數量少,就方便選取質量高的女子入宮,不是身材樣貌談吐一等一的,都休想進入宮廷服侍后妃。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按照前朝慣例,宮女也都是皇帝的后妃備用。
但是郭鵬沒心思顧及那么多女人,素來只是純粹選擇優秀的女子入宮侍奉他的女人,沒有想要從中選擇新的女人加入他的后宮。
為了避免麻煩和不必要的糾紛,他直接頒布規定,說宮女最早十五歲入宮,若不做女官服務宮廷,則最晚二十五歲給予豐厚賞賜作為嫁妝,準出宮。
就算做了女官,若愿意嫁人,也可出宮,宮中后妃不得擅自截留,應當準其出宮嫁人。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白高興一場,覺得入宮一趟只是混了一個賞賜,什么都得不到,那有什么意思?
但是很快她們就發現,出宮的宮女往往會得到家鄉好人家的爭相聘娶。
因為那意味著她們的素養極高,甚至得到了皇宮的承認,是非常優秀的女子。
而且皇帝又不碰這些宮女,所以民間好人家當然爭著聘娶這些宮女出身的女子,盡管她們大多都過了二十歲,那個年代是典型的大齡未婚女性。
然而她們談吐優雅,溫文有禮,動手能力強,眼界開闊,衛生習慣好,身體素質好,身上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很是吸引民間家境殷實的家庭。
甚至有些官宦之家都瞄準了這些從宮里出來的女子,認為她們可以養育優秀的后代。
一般的小富之家甚至都沒有底氣上門提親。
這樣的情況在民間蔓延開來之后,大多數女子都以進入皇宮服務后妃為榮,因為這就意味著以后可以找到一個好夫家,對未來的生活有極大的保障。
爭相進入宮廷服務的女子數量多了,而入選人數有限,那么皇宮的選拔標準就進一步提高了,宮女的質量也就跟著不斷提高,最后進來的個個都是身段、談吐、容貌上佳的國色。
有一段時間對于民間風尚沒有太多關注的郭鵬甚至驚訝于宮女們為什么都那么漂亮,給他一種國色天香的既視感。
就這樣有來有去,郭珺他們兄弟幾個從小也是看遍了天下美女,那鑒賞水平不是一班二班的高,那是三班等級的高。
按照郭珺看遍天下美女的眼光去看,都覺得這種異域風情非常不錯,就更別說那些大頭兵了。
看到這樣的美人,這些士兵面紅耳赤,眼睛都直了。
有些比較沖動的更是帳篷唰的一下就搭起來了,當場中舉成為舉人,惹的周圍定力比較好的士兵們哈哈大笑。
也不怪他們,年輕氣盛,氣血充足,而且長時間沒有女人,這要是不中舉才顯得比較奇怪。
所以他們立刻反唇相譏,說那些定力比較好的怕不是下面有問題。
最后雙方甚至還打賭,說要進行比拼,比比誰晚上堅持的時間比較長,還要比誰起床的時間比較早,以此證明誰是更強悍的男人。
郭珺笑而不語,樂見其成,覺得明天早上一定很有趣。
有了妾侍的士兵就被安排到了另外一個大營居住,和原先的大營分隔開來,距離還挺遠的。
不然一晚上聲音那么大,還是集體性質的,搞不好還能形成共鳴,到時候聲音更大,動靜更劇烈……
那大家就都別睡了,搞不好還有士兵會精神崩潰,要起來鬧事,郭珺自己也不見得能睡著。
給他們隔遠一點,隨便弄,想怎么弄怎么弄,倒要看看明天早上還有幾個人能起來。
處理完這些事情,又給這些今夜新郎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讓他們吃飽了努力干活兒,爭取盡快給他折騰出一群孩子出來,填充一下稀缺的人口。
要是有生育能力特別強的猛男和立功很大的士兵,他是不介意把這些擄掠來的年輕女子更多的賜給他們,讓他們加大繁殖力度。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
懷著這樣的情緒,郭珺親自帶隊巡夜,巡視了正常軍營,和與他一起忍耐著的士兵們打招呼。
看到士兵們一臉寂寞難耐的表情,郭珺只好讓他們盡快睡覺,別想那些有的沒的,要是實在憋不住,他可以大發慈悲的讓他們去跑圈,跑到昏厥為止!
威嚴可不能少。
一通訓斥之下,蠢蠢欲動的士兵們紛紛回到了營房里睡覺。
也不知道長夜漫漫和濃重的思緒之下,他們到底能堅持多久,又會到什么時候才能睡著。
對于他們來說,想睡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郭珺反正沒去另一邊軍營巡查,而是叫軍司馬周勛帶隊去巡查。
他回來之后,郭珺得知那邊戰況激烈,炮火連天,士兵們互相之間好像要爭奪第一一樣拼命地比賽,就指著誰的聲音更大就更威猛似的。
反正那邊絕對不能深入,一旦深入,很有可能就回不來了,就要跪在那邊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