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東漢末年梟雄志 > 一千一百三十一 盡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

      一千一百三十一 盡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

      以王平的天才,多認識幾百個字應該也不是難事,稍加努力,讀書對他而應該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不過僅僅只是認字,估計很難通過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考試,要考驗軍事理論,考驗對兵法的理解和思考,需要寫文章,需要接受專業參謀們的審視,真的很難。

      除非首陽山講武堂畢業,或者家學淵源。

      而這兩點,王平和絕大部分武舉考生都不具備。

      滿分三百分,就算其他兩場拿到高分,第三場考試的分數也很難拿到,那這樣的話總分只能在二百上下徘徊,肯定不能通過武舉。

      說到底,科舉考試本來就該面對學子,而非普通百姓。

      盡管如此,也不能阻擋郭鵬對王平的欣賞。

      對于如此善于防守的軍事天才,郭某人還是相當上心的,未來帝國疆域擴張的差不多了,善于防守的軍事人才自然會登上主流舞臺。

      笑了笑,郭鵬把這張紙交給了趙云。

      “子龍,等考核結束之后,把這個人的分數和第三天的考卷交給我看看。”

      趙云領命。

      “遵旨。”

      從首陽山講武堂返回皇宮的路上,郭鵬很開心,對曹操和郭嘉說了不少他對未來的展望和想法。

      他覺得在未來,太學和首陽山講武堂將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官員和武將的輸出基地,太學和講武堂會培養出無數名臣名將,源源不斷的為魏帝國輸入新鮮血液。

      然后他建議曹操和郭嘉也盡量讓自己適齡的子輩去參加科舉考試。

      “正如這一次我讓阿珺去參加文舉考試一樣,明年我還要讓他去參加武舉,我要讓他和整個神州最優秀最有進取意志的一群人才面對面比拼,面對面較量,看看到底是他比較強,還是旁人比較強。

      這有助于讓他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不足和優點,有助于他改善自己的不足,也能幫他揚長避短,我不需要他做官員,但是我要讓他認清自己,你們最好也這樣做。”

      郭鵬認真的建議郭嘉和曹操,郭嘉和曹操自然也都認真地聽。

      按照魏帝國的規矩,一人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勞,最多也就蔭二子。

      父親的功勞能讓兩個兒子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剩下的孩子就要另尋出路了。

      當然了,以曹操和郭嘉這樣的身份地位還有權勢與功勞,想要給孩子謀取一個職位,郭鵬自然不會讓他們囿于科舉考試的束縛。

      但是,他們也意識到,科舉考試第一次舉辦就有一萬多人參加,以后參加的人數說不定更多。

      一旦以后所有官員、將軍都是靠著科舉上位,勛貴家族的子弟卻靠著門蔭上位,靠著祖先的功勞吃老本,不說爵位隔代遞減,怕是要讓人狠狠的鄙視啊。

      察舉不就是這樣嗎?

      大家都是靠著察舉上位,靠著察舉做高官,一旦你不是靠著察舉上位,自然就讓靠著察舉上位的大多數人瞧不起,鄙視。

      士人官僚當年不就是這樣瞧不起那些不靠察舉做官的人嗎?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風水輪流轉,以后官員要不是靠著科舉入仕,怕也是要讓人瞧不起的,這就非常尷尬了。

      靠著科舉入仕,要苦學,要苦練,無論文舉還是武舉,難度都很大,都不是輕輕松松可以搞定的,無一不是需要通過常年累月的艱苦學習才能得到成果的。

      所以,這樣一來,自家子弟要是不爭氣,在科舉考場上競爭不過人家,那可就真的面子上非常難看了。

      想到這里,郭嘉和曹操也都覺得比較不爽。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