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東漢末年梟雄志 > 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

      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

      郭某人還規定,科舉考試選出來的官員首先要在中央各部門觀政三個月,學習朝廷官員辦事的方法,觀政結束以后,外放地方村落,從村長開始做起。

      若要調入中央,非要做到縣一級別的官員不可,否則不能進入中央做官。

      這是他能辦到的事情。

      但是有一些規則,郭某人現在是辦不到的。

      比如分級考試,什么縣試府試鄉試之類的,他是辦不到的,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

      目前只能辦到讓天下有意參考的學子自主報名來到洛陽參加考試,可以在這個前提之下優中選優,搞一下初試復試之類的,地方分級考試眼下不具備實現的條件。

      一來沒有那么多資源,二來也沒有那么多考生,三來地方上也沒那個條件,所以根本搞不起來。

      其他的諸如糊名制度,監考制度,考試作弊懲罰條例,還有考取之后的分配原則等等,便得到了明確的規定。

      然后就是在考試內容方面,整個考試法制定小組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人們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利益訴求,自然提出的想法也不同。

      比如士人們就認為既然科舉繼承自察舉,應該按照察舉制度之下公府復試的規矩,就考儒門五經,這是最恰當的舉措。

      孔氏就是這樣主張的,覺得就該按照老規矩來辦,儒門五經是兩漢數百年間官方規定的教材,影響深遠,繼續維持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有人覺得這樣不行。

      他們認為就算是察舉,也是有很多其他考試門類的,而且如果只考儒門五經,未免過于偏頗,應當增加一些其他的種類,比如算術之類的。

      理由是皇帝陛下多次提及算數的重要性。

      這批人自然就是寒門子弟,他們在經學上的造詣自然普遍不如士人子弟,若只考儒門五經,那士人子弟必然占據大頭,寒門子弟和更后面的黎庶子弟根本競爭不過。

      曹操代表這一派和孔氏打擂臺,與孔羨激烈對線,互相嘴臭。

      最后,掌握絕對權力的郭某人進行了圣裁。

      “算術是一切的根基,我以為科舉考試里加入算數是非常重要的,現如今《九章算術》等書籍也是太學里非常重要的學科種類,科舉考試必須加入算數,不能單考儒門五經。”

      皇帝發話,當然沒人能反對,于是數學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門類。

      士人們先輸一籌。

      再之后,又有人提出農為國之本,這是非常重要的。

      皇帝規定科舉考試考完之后的官員都要下到村鄉一類的基層職位去鍛煉,去接觸民生,所以官員不能不懂農務,以免耽誤生產。

      于是這些人建議把農學相關知識納入科舉考試當中。

      也有士人官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學習經文了解圣人道理已經非常耗費時間,農學固然重要,但也不必要專門學習,順帶著學一點就夠了。

      雙方爭執不下,郭某人再次圣裁。

      結果當然是納入其中。

      “農為國之本,農業生產關乎國家大局,每一個官員,不管是否在相關職位上,農業生產的事情必須要懂,官員不能不懂農務,不能不懂基層民眾的生活艱難。”

      于是農業相關知識也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

      士人們再輸一籌。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