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東漢末年梟雄志 > 七百八十四 尚書臺大改

      七百八十四 尚書臺大改

      大體上的行政分封就是如此,其他一些官員的平級調動很是尋常,并不值得關注。

      而真正值得關注的就是尚書臺的大改本身。

      這里頭最能體現出新皇帝郭鵬對新朝政治體制的架構思路,以及未來皇帝的施政方略。

      恰恰在這方面,是群臣一時半會兒難以參透的,因為郭鵬的架構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種方式,細分的程度很高。

      也不怪他們,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可能很快明白郭某人的用意何在。

      郭某人的用意,自然是要拿兩漢以來二重君主制的政治潛規則開刀,竭盡全力,把這種完全不利于君主集權專制的潛規則打掉。

      這種奇特的政治規則直接影響了后來一直到隋唐的政治生態,這是郭某人不能允許的。

      漢朝的政治架構其實可以說是秦的政治制度與周的政治制度的雜糅體。

      所謂漢承秦制,倒不如說是秦和周的結合,這一點,從劉邦大封宗室諸王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

      秦朝從未分封諸王,但是西漢時期卻有實權諸侯王,這明顯和秦朝的制度不一樣。

      到漢武帝往后,諸侯王才逐漸失去權力,經過東漢的漫長歲月,才終于變成了現在這種完全沒有權力的地步。

      甚至于被分封的諸王有些很貧困,比如還沒做皇帝時的靈帝劉宏。

      秦二世而亡,劉邦就是想承秦制也要掂量一二。

      所以當劉邦看到了秦朝覆滅的時候因為沒有宗室的幫助,導致地方上快速被席卷的教訓之后,心里就開始犯嘀咕了。

      等到異姓王們紛紛造反之后,劉邦更加確定外臣不可信,只有自己人才最可信,于是劉邦在地方分封劉姓諸侯王,并且賦予權力。

      不能不分封宗室王以拱衛中央,但是郡縣制又利于中央集權,所以綜合一下,搞了一個郡國并行制。

      就此,劉邦認為漢室江山已經穩固了。

      可是他死了以后的呂氏之亂和七王之亂足以證明又想要中央集權又想要地方拱衛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郡縣和分封兩種導向完全不同的體制并行,必然帶來禍亂。

      外人不可靠,自己人也不可靠,那可怎么辦?

      涼拌。

      就郭某人所知道的,歷朝歷代都為這種事情感到十分的苦惱,又擔心沒有自己人鎮著地方,會導致有叛逆的時候皇帝孤立無援,但是也擔心自己人坐大了,會反噬中央,爭著做皇帝。

      于是隨著王朝的輪回,分封宗室王和不分封宗室王的政治行為也在輪回,一輪一回,很有意思。

      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保護一家一姓之天下,但是卻不會有人打心眼里承認,皇權掌握在一家人手里本身就是極其危險的事情,被人奪取也是難免的事情。

      王朝走到了末日,不會因為你有還是沒有同姓諸侯王而改變。

      天下劉姓諸王還少嗎?

      漢室宗親還少嗎?

      又有幾個人能阻止郭某人呢?

      郭某人從來不認為這種事情真的有議論的必要,在他看來,如果一個王朝走了下坡路,絕非分封還是郡縣的問題,根本不用討論。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