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東漢末年梟雄志 > 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

      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

      陳宮,這是個靠一張嘴成就了曹操兗州之主身份的人。

      可是卻又在之后,一手操作,幾乎葬送了曹操的事業。

      對曹操而,幾乎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若沒有陳宮為曹操游說鮑信,曹操則不能成為兗州之主。

      而陳宮卻又在后來背叛了曹操,轉投呂布,追隨呂布一直征戰到被處死,都不愿回到曹操的麾下。

      其中自然少不得被郭鵬任命為任城國相的邊讓的功勞。

      正是因為邊讓的嘴不饒人,惹怒了曹操,曹操憤而誅殺邊讓還有他的一些朋友,而這群人之中,就有幾人也是陳宮的朋友。

      名士交際圈是個圈子,名士不多,就那么些人,這個圈子很小,隨便磕磕碰碰都能牽連到一些了不得的人物。

      你殺了名士圈子里的人,就是和名士做對,和士族做對,和擁有政治地位、生產資料和大量人口的莊園經濟實體做對。

      他們是構成地方勢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他們就是兗州。

      黃巾軍可以這樣做,因為他們就是反賊,沒有道德包袱,而曹操也這樣做,下場可想而知。

      頂著名士光環的郭鵬則不存在曹操那樣的問題。

      同屬名士圈子,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覺悟,圈子外的人隨便罵,圈子里的人要是互懟,那就不一樣了,回轉的余地還是有的。

      這就是出身和師承關系帶來的人生差距。

      人生處處有差距,人和人就不能比,一旦比起來,那就吃檸檬吃到沒完沒了。

      郭鵬邀請陳宮加入自己的左將軍幕府,陳宮欣然接受郭鵬的邀請,進入左將軍府為郭鵬出謀劃策。

      很顯然,陳宮乃至整個兗州士人團體的具體政治傾向都是偏向于保守的,也就是擁漢傾向。

      他們并不期待亂世,并不向往亂世,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尤其是在遭遇到了黃巾之亂以后,更是如此。

      兗州本地的士人們因為郭鵬能保護兗州,所以尊崇他的權力,更因為他在之前的討董之戰中表現出了擁漢的政治立場,所以擁護他的統治。

      相對的,兗州士人討厭袁紹,因為袁紹至今為止都不承認漢獻帝的正統。

      袁紹至今為止依然不奉漢獻帝為皇帝。

      他一直都表示漢獻帝是董卓冊立的皇帝,與他作為大將軍何進舊部所擁立的皇帝不一樣,他就是為此而反對董卓的。

      即使現在劉協已經被天下大部分人認同為正統漢帝,袁紹極其麾下卻依然不認同。

      袁紹是想方設法在自己的轄地內尋找可以冊封為皇帝的劉氏子孫,對抗長安朝廷。

      這樣的政治立場是袁紹和兗州,乃至和袁術產生劇烈沖突的原因,因為郭鵬承認漢獻帝的統治,袁術也在表面上承認漢獻帝的統治。

      郭鵬不僅擁漢,而且還和袁紹有仇,絕對不會認同袁紹的戰略思想,還很愿意建設兗州,維護兗州的和平安定,簡直是理想的統治者。

      兗州士人因此十分擁護郭鵬。

      郭鵬感受到了兗州士人整體的保守政治氛圍,于是不提起征戰的事情,而是做出了埋頭建設的做法,推行屯田制度,興修水利,新建糧倉,修筑道路,一副建設者的姿態。

      而作為被他引入幕府的充當戰略規劃職責的兗州本地士人陳宮,顯然也體現出了這種保守的政治傾向。

      陳宮建議,暫時不要對外動兵,不管是長安還是冀州,都不要動兵。

      長安還在內亂,讓他們內亂好了,北邊袁紹在和公孫瓚對峙,讓他們對峙好了。

      現在讓他們互相消耗實力,等真正的機遇出現了,郭鵬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了。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安定地方,是生產和建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