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掌管國庫,深知北伐耗費巨大,每一分糧餉皆乃民脂民膏!”
“吳承安如此揮霍時光,延誤軍機,實乃辜負朝廷,辜負百姓!臣亦附議!”
兵部侍郎秦元化雖然覺得“風花雪月”之說有些牽強,但此刻箭在弦上,也只得硬著頭皮出列:
“陛下,主帥擅離,確為兵家大忌。”
“吳將軍此舉,確有不當之處,臣......附議太師之見,應予以申飭。”
緊接著,又有十幾名依附于太黨的官員紛紛出列,齊聲高呼:
“臣等附議!請陛下嚴懲吳承安!”
聲浪在大殿中回蕩,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壓力,直指遠在薊城的吳承安。
一些中立的官員面面相覷,不敢輕易發聲。
而少數幾位心向吳承安或與太師不睦的官員,如唐盡忠,蔣正陽等人,雖然面露憤慨,但在如此聲勢下,一時也難以找到合適的理由為其辯護,只能焦急地看向龍椅上的皇帝。
龍椅上,皇帝趙真面沉如水,眼神微瞇,讓人看不清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他心中雪亮,李崇義此番發難,所謂的“風花雪月”多半是捕風捉影,甚至是有意構陷。
但其核心——吳承安擅離職守,滯留薊城。
這一點,恐怕是真的。
否則,李崇義不會親自出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