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楊志才侍立一旁,將武鎮南的焦灼看在眼里。
他深知王爺所慮,不僅僅是眼前的僵局,更是那個遠在薊城、動向不明的年輕對手——吳承安。
“王爺,”
楊志才斟酌著開口,試圖提出一個更具攻擊性的方案:
“既然夜間襲擾效果不彰,或許我們可以考慮派出一支精銳,繞過乾軍主營,深入其后方,嘗試切斷他們的糧道?”
“即便不能完全斷絕,只要能造成騷擾和損失,也能極大緩解我軍正面壓力。”
這個提議頗具誘惑力,若能成功,無異于掐住了乾軍的命脈。
然而,武鎮南聽完,卻緩緩搖了搖頭,他掙扎著坐直了些許,目光投向墻上懸掛的巨幅地圖,手指虛點著幾條可能的迂回路線。
“斷其糧草......此計雖好,但太過行險了。”
武鎮南的聲音帶著傷后的沙啞,卻異常清醒:“志才你看,乾軍主營背靠官道,連接薊城,其糧道必然有重兵護衛,且路線相對固定且短。”
“我軍若想繞道深入,路途遙遠,地形復雜,極易暴露行蹤。”
“一旦被乾軍察覺,派兵攔截、包圍,那派出去的數千精銳,便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他收回手指,語氣沉重:“況且,我軍目前存糧,滿打滿算,也僅能支撐一個多月。”
“在此堅守,尚可維持。若分兵出擊,無論勝敗,都會加速糧草消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