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氣氛,瞬間從剛才的熱烈激昂,變得再次緊張和微妙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帝趙真身上,看他如何應對太師這強有力的反對。
吳承安跪在地上,手握龍膽亮銀槍,能清晰地感受到從槍身上傳來的冰冷觸感,以及周圍那無數道或支持、或反對、或觀望的復雜目光。
他知道,這桿槍,此刻已然成為了朝堂博弈的又一個焦點。
李崇義這番看似站在國家利益角度、有理有據的反對,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在御花園內引發了更大的波瀾。
太師一黨的官員們仿佛得到了明確的指令,立刻紛紛起身,爭先恐后地附和,試圖將皇帝這突如其來的賜予之舉扼殺在搖籃之中。
禮部尚書朱文成第一個跳出來,他一臉“憂國憂民”的表情,對著皇帝躬身道:
“陛下!太師所句句在理,字字珠璣啊!太祖神槍,非同小可,乃是我朝武運之象征,宗廟之重器!”
“豈可因一時興起而輕易賜下?此舉于禮不合,于制不符!若開此先例,后世子孫紛紛效仿,豈不亂了祖宗法度?”
“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收回成命!”
兵部主事秦元化也緊跟著站出來,語氣激動:“陛下!太師與朱大人所慮,正是臣等所憂!戰場之事,瞬息萬變,任你武功再高,也難保萬全!”
“昔日多少名將也曾馬失前蹄?若吳狀元......唉,臣非是詛咒,只是就事論事,若真有萬一,神槍遺落敵手,被北疆蠻夷所得,用以炫耀武功,羞辱我先祖,那我大坤顏面何存?”
“軍心士氣必將遭受重挫!此絕非危聳聽,乃實實在在可能發生之風險啊!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三思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