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之后,吳承安抵達遼西府。城內一片混亂,街道上擠滿了逃難的百姓,商鋪紛紛關門,連守城的士兵都神色凝重,顯然軍心不穩。
吳承安沒有耽擱,策馬直奔府衙。
“站住!什么人?”府衙門口的衙役橫刀攔住他。
吳承安翻身下馬,沉聲道:“我是吳承安,韓總兵親傳弟子,此次院試案首,有緊急軍情求見知府黃大人!”
衙役一聽他的身份,臉色一變,連忙換上笑臉:“原來是吳公子!請隨我來!”
這等身份,連通報都免了。
衙役直接引他進入府衙后院,很快,吳承安見到了知府黃泰和。
黃泰和年約五旬,面容威嚴,但此刻眉頭緊鎖,顯然也在為戰事憂心。
他一見吳承安,先是一愣,隨即皺眉道:“吳承安?你不是在薊城參加武舉嗎?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吳承安抱拳一禮,直接開門見山:“黃大人,明人不說暗話,我師尊被圍困黑石谷一事,您想必已經知曉。”
“我此次前來,是想請大人調撥城外駐扎的兩千兵馬,由我率領前去救援!”
“什么?”
黃泰和臉色一變,猛地拍案而起,“不行!這兩千兵馬是遼西府最后的守備力量,若是調走,誰來保護遼西府?”
吳承安目光如炬,毫不退讓:“若我師尊戰敗,遼西府軍心潰散,大坤兵馬長驅直入,屆時就算有兩千兵馬,能擋得住嗎?”
黃泰和聞,臉色陰晴不定,顯然也在權衡利弊。
吳承安見狀,又添了一把火,從懷中取出一支令箭,沉聲道:“這是朱文成朱大人的令箭,命我前去救援師尊。”
“黃大人調兵給我,并不違反朝廷規制!”
黃泰和盯著令箭,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他知道,這支令箭意味著吳承安背后有朝廷重臣支持,若他執意阻攔,日后追究起來,自己難逃干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