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驕陽炙烤著縣衙前的青石板,蒸騰的熱浪扭曲了空氣。
吳承安站在縣衙高大的朱漆大門前,汗水順著他的鬢角滑落,在青石板上砸出一個個深色的小點。
他抬手抹了把臉,掌心里全是汗,分不清是因為奔跑還是因為憤怒。
“吳承安?”
守在門口的衙役認出了這個在清河縣小有名氣的神童,連忙上前兩步。
“這么熱的天,你怎么來了?”
吳承安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的喉嚨干得發疼。
他咽了口唾沫,聲音沙啞:“我......我要見趙大人。”
衙役見他臉色不對,也不敢怠慢。
誰不知道趙縣令對這小神童青眼有加?
一個上午就背出千字文,趙縣令才將貼身玉佩賞賜給了他。
“跟我來吧,大人剛用完午膳,正在書房休息。”
衙役引著吳承安穿過儀門,繞過照壁。
縣衙內綠樹成蔭,比外面涼爽許多,但吳承安的心卻像被架在火上烤一般焦灼。
穿過回廊時,來到了縣衙后院。
“大人,安哥兒求見。”衙役在書房外恭敬地通報。
里面傳來趙承平溫和的聲音:“讓他進來。”
推門而入的瞬間,書墨的清香撲面而來。
趙縣令的書房陳設簡樸,靠窗的書案上堆滿了公文,墻上掛著“明鏡高懸”的匾額。
三十歲的趙承平穿著一身靛青色便服,正在案前批閱文書,見吳承安進來,立刻放下毛筆,臉上露出笑容。
“就算你不來,本官也準備去找你!”
趙承平的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他起身繞過書案,親熱地拍了拍吳承安的肩膀。
“坐,坐下說話。”
吳承安機械地行了一禮,剛要開口詢問和大坤談判的事,趙縣令卻已經興致勃勃地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