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考場中,不光是考官,就是一旁的兩個記分員看著李修遠目光都有些出神,雖然說他們不是考官,但是一直在考場里邊記分,這每個考生的水平怎么樣,他們還是能看出來的。
這35號考生的分數還沒有出來,但是兩人卻有一種預感,那就是這個考生很有可能就是本考場五十個人里邊的最高分了。
而這個時候,李修遠本場面試的第三題,也就是最后一題,也出來了。
“請你談一談,你自身的優缺點,以及為什么要考公務員?”
李修遠聞,心里一喜,這是經典的面試題了,為什么要考公務員?他事先對這個題,都是打過腹稿的。
這個時候在紙上刷刷的寫了幾點,然后就抬頭目視考官緩緩的開口說道:“各位考官,考生現在開始答題。”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能正確的認識自已的優缺點,才能找到問題,持續進步……”
面試這種東西呢,其實一定程度上和申論是一樣的,針對具體的問題呢,上來不要先回答,而是總結一下題干,上來就說自已的優缺點,那就太低級了。
先談一下,為什么要正確認識自已的優缺點,這一下子就把這個問題的高度給拔高了。
然后緊接著先談自已的優點:“我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責任心強……”
優點沒有什么好說的,根據腹稿,順著往下捋就行了,只要是不緊張,口才也不錯,這都沒有問題的。
可是接下來說自身缺點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這是題里邊的一個陷阱,說缺點,又不能真的說缺點。
要是真的有什么缺點的話,那面試官是給你通過還是不通過啊,這都是全程錄音錄像的,到時候你說自已的缺點,什么能力不足,什么粗心大意,這參加工作后捅了婁子,是不是面試官還得承擔責任呢?面試的時候明顯有缺陷,你們還給錄取了?
所以這個說缺點呢,要變通一下。
李修遠語氣流暢,中氣十足,說到自已缺點的時候,沒有一點結巴,直接正視考官說道:“我的缺點呢,第一是工作中愛較真,凡事總是愛刨根問底,總是想要把領導交待下來的任務,吃透了再動手……
第二點是做決策時比較謹慎,尤其是涉及到重大的決策,感覺身上的擔子很重,總是三思而后行……”
一眾考官聽著,臉上露出了笑容,對于李修遠的這個回答很滿意。
是,大家都知道這是在扯淡呢,讓你說缺點,你變了形式,還是在變相的夸自已呢,什么工作愛較真,什么決策比較謹慎,這是缺點嗎?
不,這是優點!
可這個變相的夸自已呢,就是面試中的標準答案,誰要是真老老實實的一二三把自已的缺點說出來,反而是為難考官了。
“至于我為什么要報考公務員,是因為我從小的時候,就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我爺爺是一名老黨員,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告訴我,我們黨員就是要把群眾的事情當成自已的事情……”
李修遠說這話的時候,臉不紅心不跳的,其實他爺爺根本不是什么黨員,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已,但是這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