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嫁于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就是后來的周明帝,冊封為“周明敬皇后”,生周宣帝宇文s;四女嫁給大野虎的兒子大野\,后來四女婿攀上隴西李氏的高枝兒,改姓李,叫李\,這位生了個兒子叫李淵……李淵稱帝后,封母親為“元貞皇后”;七女嫁給普六如堅,這女婿后來也改姓了,姓楊,叫楊堅……這位更牛,建立隋朝統一南北,使得南北朝以來崩裂的華夏再一次回歸大一統狀態,他的妻子便是開國皇后“文獻后”,生了倆兒子,一個叫楊勇,一個叫楊廣……
唐朝編纂《周書》,其中《獨孤信傳》有:“信長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貞皇后;第七女,隋文獻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為外戚,自古以來,未之有也。”
嚴格地說,獨孤信應當是“四朝國丈”。
獨孤信的第五個女兒嫁給了北周的上柱國宇文述,入隋,拜左衛大將軍,改封許國公。宇文述的長子,官拜隋朝護衛大將軍的宇文化及,在揚州縊殺隋煬帝,立楊浩。不久之后,又說:“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于是毒殺楊浩,即帝位于魏縣,國號許,改元天壽,署置百官,封弟弟智及為齊王,封弟弟士及為蜀王。
既然置百官,封弟為王,必定先尊封父母,獨孤信的第五個女兒被封為“皇后”是定而無疑的,只是因為“許國”數月之后就滅亡了,史書沒有記載下來,且被定性為“賊寇”,所以就不能名正順立傳了。
……
試想,三個皇朝的龍子龍孫都流淌著獨孤氏的血脈,這是何等之榮耀?
古往今來,絕無僅有。
……
高祖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與隋煬帝楊廣是表兄弟,故而與蕭r之妻乃是姑舅表兄妹,這一層親戚在古代是實打實的近親,門閥欲求聯姻,表親是首選。
事實上,高祖李淵與蕭r因著這一層親戚關系,當年同在隋朝做官時交情便非常好。時為秦王的李二帶兵進攻薛舉,蕭r和妻子獨孤氏設家宴款待。席間,李二恭敬地說:“表姑、姑父,小侄離京時父王特備家書一封,請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說著將信取出,交給蕭r。蕭r拆信一看,只見李淵說道:“……r弟胸懷萬機,才智過人……請速來京師,共輔社稷……”蕭r放下書信,對李二說道:“社稷危之,明主有出。表哥相召,怎敢違命……”。
等到家宴一結束,蕭r當即寫信派人快馬送往長安,說自己隨后就到。接著收拾行囊,立即啟程。河池所有兵馬、房宅、財產,一概不留,盡皆交給李二處置。
而高祖李淵見蕭r夫婦來到,十分高興,盛宴款待,當即授蕭r為光祿大夫,封宋國公,拜為民部尚書,倚為肱骨……
而李二陛下對獨孤氏非常尊重,歷史上蕭r屢次犯錯,六遭罷相,又六次官復原職。到了李二陛下病重之時,尚惦記著跟隨蕭r被罷免出京的獨孤氏,于是恢復了蕭r的宋國公封爵,還加授金紫光祿大夫,又加“特進“,命其夫婦返回同官玉華宮休養。
房俊敢跟蕭r瞪眼睛,就算官司打到太極殿上,李二陛下也會維護他,因為他是李二陛下手里的刀。
卻不敢跟蕭r的夫人獨孤氏有任何不敬……
規規矩矩的施禮問安。
獨孤氏面容慈和,含笑頷首,顯然對房俊甚為滿意,房家雖然算是二流的山東世家,在獨孤閥的眼中著實算不得什么,但是房玄齡、房俊父子卻是朝中有數的能臣,依靠自身的能力,遲早亦會躋身一流門閥之列。
與其同那些早已根深蒂固早已臻達巔峰,再欲上升一步難如登天的門閥聯姻,還不如與這等朝氣蓬勃的新近世家更深層次的合作,不僅處處占據主導地位,還能借助其積極向上的朝氣,祛除家中一些腐朽陳舊的塵埃……
況且在勛貴二代之中,房俊的確是出類拔萃。
身為孤獨家的女兒,見慣了世事滄桑風云變幻,對于事物的關注更在乎其內里的特質,而非是流于表面的東西。打架怕什么?闖禍怕什么?殺人算什么?甚至于造反怕什么?
做什么都行,關鍵在于你否能夠做成,以及其后隨之而來的后果,是否采取了規避的措施,以至于能否承受……
想了想,獨孤氏微微舉起兩手,讓身邊的侍女替她挽起衣袖,將手腕上一對兒翠綠晶瑩的鐲子取了下來。
“此物,乃是家慈之遺物,老身這么大歲數,怕是時日無多,總不能讓這東西隨我長埋黃土之下,再不見天日。今日便將它贈予二郎與淑兒,惟愿你們舉案齊眉,百年好合。”
所有蕭家人都愣住了。
這這這……居然將這東西送給淑兒與房俊?!
就連蕭r都嚇了一跳,連忙道:“夫人,這個……不合適吧?此乃長輩遺物,必然是要留在身邊當做念想的,贈予小輩,于禮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