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從來不認為自己比男人差,尤其是在形勢的預估以及人心的揣測上,自己更是高人一等。
這不是自負,而是自信。
然而現在房俊說的話,卻讓她一頭霧水,完全感覺不到那種詭異的氣氛……
房俊看著武媚娘美艷的臉龐上濃濃的不解,笑道:“怎么,不信?”
武媚娘抿抿嘴,沒語。
“三從四德”是每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品質,武媚娘不愿意自己當面表示對郎君的懷疑,可又不愿意說謊……
房俊輕輕一笑,道:“不信你可以悄悄的看著,等到衛鷹他們對那些書商下手,你就可以從他們背后世家門閥的態度看出端倪。”
見到一貫精明強干的武媚娘此刻一臉懵懵的神情,愈發覺得可愛,強大得則天大帝陛下如同深閨少女一般溫婉柔順,卻又帶著那么一絲絲的倔強不服,使得房俊心中愛煞,不由得伸手捏了一下膩滑的臉頰。
雖然已為人婦、已為人母,但緊致的肌膚充滿彈性和水潤,不僅沒有失去少女的清靈俊秀,更平添了幾分成熟嫵媚。
我見猶憐……
武媚娘沒有在意郎君{蛞話愕那豳鰨街恍溈遼練17粒岳刪幕壩鍶粲興跡興煳頡
*****
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是古往今來讀書人盡皆推崇的讀書境界,要求學子在讀書的同時要善于立思考問題,不能人云亦云,即便是尊崇如《尚書》,亦要敢于提出懷疑的觀點。
可以說,這是極好的思想。
然而對于世間大多數學子來說,這種境界還是太過于高端了一些,大家連書都沒有讀過幾本,哪里去體會這等超凡脫俗之境界呢?
書,是古代最高雅之物。
亦是最奢侈之物……
紙張昂貴、雕版不易,導致書籍的價格駭人聽聞,等閑人家也只能借來一本抄抄,若是想要買一本,實在是太過困難。這邊導致了書籍的稀少,以及傳播的局限,進而使得普通人獲得知識的途徑太過狹窄,令世家門閥對于政治資源的壟斷世代延續。
知識就是力量,古人早已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不是每一個商人都能成為書商的,幾乎每一個書商的背后,都站著一個或者數個世家門閥,他們在標榜“有教無類”“誨人不倦”這等高尚之道德情操的同時,也嚴格把持著書籍的流通,進而控制知識的傳播。
“九品中正法”誕生數百年,早已將門閥世家與寒門庶族之間畫上了一道等級森嚴的鴻溝,而造成這道鴻溝的最本源因素,正是因為知識獲取途徑的巨大差異……
長安城最大的書商,是褚家。
錢塘褚家。
褚遂良雖然被李二陛下貶斥出京,不過李二陛下酷愛其書法,尋了個由頭又將他召回了長安。褚家本是錢塘豪族,又堅定的站在關隴貴族這一派,得到長孫無忌的大力支持,早已在其父褚亮入秦王府文學館成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不久,褚家便已經成為長安城最大的書商。
此刻,碼頭上一間倉庫內,褚遂良的長子褚彥甫正指揮著家仆伙計將倉庫里堆積的書籍搬出去。
褚家是關中最大的書商,店鋪數十間,遍布關中各縣,書籍紙張的銷量非常大。江南印刷行業發達,雕版的工匠眾多而且手藝好,兼之江南造紙的作坊密布,使得江南的書籍價格相對關中低廉得多,故此,褚家每年從江南購買的書籍數以萬計。
單單這個倉庫之內存放的書籍數量就達到兩千余本,紙張更是不可計數,堆成了一座小山……
價值不下數萬貫。
“大郎,何必這么匆匆忙忙?書籍還好一些,易拿易放,這么多的紙張,搬起來實在太費事兒,萬一路上有個折損,不是平白的賠了一筆錢?”
書店的管事一邊指揮家仆干活兒,一邊埋怨。
這個大郎雖然是家主的長子,未來褚家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可并不代表家中仆役對其認可。
在這位書店管事看來,世人皆說房俊是長安第一“棒槌”,實在是過其實,最起碼自家這位大郎就完全不遜色于房俊,沒膽魄、沒擔當、一肚子草包,敗絮其中自不必說,來一個金玉其外都沒有就悲劇了……
褚彥甫抹了一把汗,倉庫內雖然設有通風口,但是這個時辰正是一日當中最酷熱之時,秋老虎肆虐,這么多人走來走去汗流浹背,他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