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招娣沒有留在盛園吃午飯,臨走前盛安往她懷里塞了一匹正紅色的綢布:“這匹料子我家用不上,正好給你做嫁衣。”
摸著觸感光滑的料子,張招娣就知道這匹布很貴,想也不想就推辭:“我娘給我扯了一身紅布做嫁衣,你自己留著壓箱底,以后給孩子做衣裳穿。”
盛安佯裝生氣:“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張招娣一臉感動:“安安,這太貴重了。”
盛安擺擺手:“再貴重也是給人穿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送你一匹料子做嫁衣不算什么。你要是覺得燙手,把你編的貓貓狗狗送我兩只,二樓的博古架還空著呢。”
張招娣滿口答應。
姐弟倆走后,盛奶奶感慨道:“招娣是個有福氣的孩子,大奎比她前頭那個未婚夫好多了。”
盛安點點頭:“大奎憨厚心眼正,不會虧待招娣。”
而且小姑為人不錯,不是會磋磨兒媳婦的婆婆,招娣嫁到張家日子不會差。
今日中午要接待兩桌客人,盛安來到大廚房忙活起來。
沒過多久,書棋匆匆來報:“主子,有位譚小姐過來了,說是您的朋友。”
盛安立即猜到是譚晴柔,直接解下圍裙往前院走。
譚晴柔正在喝茶,看到盛安的身影放下茶盞,笑著迎上來握住她的手:“姐姐,多日不見,看到你太高興了!”
上次見面還是葉家的宴席上,之后金陵的譚夫人生病,譚晴柔回家侍疾,兩人一直沒有機會再見。
看著臉上帶著疲色的少女,盛安臉上浮現出關切:“這段時間累壞了,你娘的身子大好了吧?”
譚晴柔忙道:“不是很累,我娘已經沒事了。”
母親是被父親氣病的,生氣的原因是妾室所生的弟弟顯露出念書的天賦,父親想送弟弟來青州,拜在姜夫子門下。
當年哥哥能拜在姜夫子門下,是受外祖父的遺澤,母親自然不肯為了不是她肚子里出來的弟弟,再耗一次外祖父留下的人情。
偏偏父親不懂母親的心思,覺得弟弟和哥哥是親兄弟,以后能與哥哥相互扶持讓譚家更進一步。
這段時間留在金陵,就是擔心父親和母親再起沖突,萬一母親被氣出個好歹,哥哥勢必會與父親生出隔閡,會影響哥哥的前程。
盛安不知譚家的是是非非,拉著譚晴柔往大廚房走:“一會兒會做不少好吃的,讓你好好嘗嘗我的手藝。”
譚晴柔眼睛一亮:“那我有口福了,這段時間一直想念姐姐做的烤雞呢。”
上次回金陵太著急,都來不及帶幾只回去,讓她很是遺憾。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譚晴柔就想起昨天回來時,從留在青州的心腹丫鬟口中聽來的八卦:
“聽說之前李心慧帶著一群人來盛園找事,結果找事不成花費了半年的月例。如今天天在家哄著幾位長輩,只為來盛園品嘗姐姐的手藝,這傳是真的么?”
盛安詫異道:“你連這個都知道了?”
譚晴柔害羞一笑:“我讓人盯著李心慧呢。”
她了解李心慧的性子,在姐姐這里失了顏面,肯定會想盡辦法找回來。
因此臨走前,她特意交代心腹丫鬟,要是李心慧真去盛園找事,盛姐姐應付不過來,就趕緊去找哥哥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