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淮能集團唯有參與對淮海融投的持股,才有可能在此前的煤電聯營以及徐東鐵路復線及電氣化等領域之外,在淮海省及淮海灣經濟區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即使知道這些,謝芷猶有很大的不解,不過她也只是私下里問鴻奇:“我們跟沈淮是有一些矛盾,但上面有老爺子在,我們終究更容易取得一致意見,徐沛邀淮能參股淮海融創,怎么說服其他人同意?”
淮海融投是純國資性質,但由于省市縣三級國資共同參股發起的特殊性,董事會最終的表決權,實際由計經系掌握四票、梅鋼系掌握三票、趙秋華及胡系掌握兩票。
此時淮能集團參股進來,最終應該只會算一票。
這一票對計經系來說,多了不多,少了不少,但要是宋系內部能彌補裂痕,淮能集團跟梅鋼系保持一致,這一票就變得異常關鍵,這將使梅鋼系在淮海融投獲得跟計經系同等的控制權。
一般情況下,即使知道宋系內部不和,徐沛也不應該去冒這個險。
這是謝芷所看不透的地方。
宋鴻奇輕輕一笑,說道:“李谷推動淮海融投成立時,你不覺得沈淮是相當的配合嗎?”
“……”謝芷愣怔了片晌,她確實沒有想到會這么一個原因,不掩詫異的又追問了一句,“徐沛真對李谷起了疑心?”
“也談不上疑心不疑心,”宋鴻奇說道,“在淮海省,李谷的地位是要比徐沛低一截,但李谷作為田家庚的門生,李谷的老丈人雖然退休時才是財政部的司級干部,但跟王源總理是多年的同事,所以在徐沛看來,李谷這人不那么好控制,也不奇怪……”
謝芷問鴻奇:“陳偉立也有可能再調到東華來嗎?”
宋鴻奇點點頭,肯定謝芷的猜測。
有時候很多的疑問,僅僅是一個關鍵點沒有想透,一經點破就一通百通。
謝芷此時對蘇愷聞及陳偉立今天也出現在東華,就不再有什么疑惑了。
徐沛邀請淮能集團參股淮海融創,邀請葉選峰及他們參與更多的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發展的工作,但也會防備著他們有可能跟沈淮彌補裂痕,最終聯手起來擺徐沛他自己一道。
在沈、譚矛盾總爆發、沈淮迫走譚啟平之后,蘇唯君、蘇愷聞父子,就直接跟宋系脫離瓜葛,與徐沛選擇合作,蘇愷聞也在渚南工業園區擔任黨工委副書記、副主任等職務;而陳偉立、周岐明等人,即使沒有公開的跟宋系脫離瓜葛,這些年來,也與譚啟平一起,跟宋系的人不再有什么接觸。
蘇愷聞在渚南做得好好的,不會輕易調動,徐沛有可能再調陳偉立到東華來任職,但同時也會要求淮能集團在政治資源上,更多的往陳偉立、周岐明兩人身上傾斜,這實際就能限制住淮能集團與梅鋼系彌合裂痕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即使想明白這些,謝芷又問:“要是淮能集團支持陳偉立重回東華,就不怕沈淮炸毛?”
淮能集團在公開立場上,終究是要跟梅鋼系保持一致,不然老爺子那邊也交代不過去啊——沈淮當初逼走譚啟平,跟譚系就沒有彌補矛盾的可能,要是淮能集團公開支持曾給譚啟平擔任市委副秘書長、到省供銷總社后又繼續給譚啟平擔任辦公室主任的陳偉立重回東華,沈淮炸毛,他們這邊也是理虧。
宋鴻奇微微一笑,說道:“陳偉立重回東華的任命,由徐沛或者誰向省委提出建議,跟淮能集團又有什么關系?沈淮脾氣再大,也不能隨便拉個人就撒吧?”
謝芷想到今天下午沈淮平靜的反應,有些疑惑,問道:“沈淮已經知道這些事了?”
“都過去四五天了,他應該是知道了,”宋鴻奇說道,“他的反應有些奇怪,梅鋼有可能參與淮西市發電廠的重組,他希望這邊能同意胡舒衛、羅慶等人離開淮能集團,將來代表梅鋼去淮西電廠工作。”
謝芷知道葉選峰是巴不得胡舒衛、羅慶等人離開淮能,這樣就能徹底的消除沈淮在淮能的影響力——這個不應該算是沈淮提出的條件,倒更像是沈淮要跟淮能集團徹底的劃清界線了。
謝芷也疑惑了,沈淮到底想干什么?
淮能已經在淮海灣地區完成火電廠布局,沿渚江、徐東鐵路的煤電聯運、聯營布局也初步完成。
淮能集團雖然還沒有在渚江上游還沒有幾座火電廠,但不是說忽視了,實質是渚江上游的淮西等市縣,工農業發展規模以及未來的增長潛力遠遠不能跟渚江中下游的東華、平江、徐城等地相比。
淮西產煤,火電用煤是便宜,但沒有那么大的工農業生產規模,發電賣給誰去?再加上淮海省在渚江上游建造大型水電站,這就更決定淮西地方的火電發展,沒有什么前途。
沿海電力供應緊缺,而淮西市發電廠卻陷入經營困境,不是沒有深刻原因的。
淮西市政府,此前又不是沒有跟淮能集團就重組的問題接觸過——梅鋼此時參與淮西電廠的重組,即使在渚江上游爭得一些無法盈利的電力市場份額,又能做什么?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