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一點來說,淮海融投成立的一個重大意義,在于能最大限度的擴大對淮海灣區域產業的產業資本供給。
沈淮也無意去做什么地頭蛇,做什么坐山虎,但形勢又不容他不對別人提防幾手,也知道派系之間的傾軋、斗爭不會有停息的可能。
不過,即使各種矛盾都現實存在,但不意味著要時不時去激化,不意味著不能和解或轉移。
此前的唐閘區、梅溪新區,黨政關系都不能算是正常的,但這種關系長期扭曲下去,不糾正過來,對地方發展會有極大的傷害。而且,一旦矛盾尖銳爆發,產生的沖擊力跟破壞力,都非沈淮此時能夠預料跟控制。
梅開分拆,看上去梅鋼利益有損,但不僅唐閘區、梅溪新區以及梅溪鎮的資產關系就此理順過來,唐閘區的黨政關系也恢復正常。梅鋼在唐閘區的一部分影響力,依舊能由何清社、李峰、黃新良等人凝聚,也有能力在唐閘區常委會議這個平臺上,跟孟建聲、周岐明進行平衡,同時又有一部分影響力轉移到淮海融投,使得梅鋼跟以徐沛為首的計經系,有溝通及合作的渠道。
唐閘區及梅溪新區的關系理順了,沈淮就不用怎么擔心后續發展問題,能少投入些精力,能將更多的精力及資源集中放在新浦發展及其他事務上。
有些事情,梅鋼系很多中層還是不那么理解的,不過熊文斌甚是支持。
談過這些,又談熊文斌調到沂城大半年來的情況,其實也很大程度上都跟東江證券案有關聯。
熊文斌到沂城之后,擔任常務副市長,就提出推動沂城港擴建工程,希望沂城地方能接受梅鋼系介入。
當時考慮到沂城在大型基建工程上的政策可能還相對保守,熊文斌最初是推薦純國資性質的梅溪開發集團,跟沂城市港務局接觸,搞沂城港合建項目。
然而到金石融信決意北進,作為趙系的嫡派,江華以為天益集團能借資華實業的增發籌集到足夠的資本,故而在沂城港的合建項目上,年前就一力將梅開踢出局,主張與天益集團合作。
東江證券案發、資華實業增發方案流產,沂城港合建項目自然就陷入停滯。不過到淮海融投成立,江華不僅把沂城劃列淮海灣經濟區的功績攬為己有,還想從淮海融投獲得沂城港新建項目的資金,想要籍此做些挽回。
“淮海融投初期籌集的資金,主要還是保證海防公路、沿江快速道銜接工程、靖海公路擴建以及徐城水泥新廠基地等項目,有余裕,也會首先保持參與新津港的建設——沂城港的擴建,想要獲得淮海融投的注資,短時間內還比較困難,可能還要往后拖一年。”沈淮將一些最新的情況,跟熊文斌說道。
“全省沿海沿江港口發展,今年提出突破一億噸吞吐量目的,沂城港這邊再拖,差距就更大了。”熊文斌說道。
“那也是江華身上壓力大。”沈淮苦笑道。
他知道熊文斌的心思不在官場傾軋上,但這時候他除了這么說,也沒有其他說辭了。
除了淮海融投之外,他們不是不能擠出一兩億的資金出來,沂城港擴建工程,初期投入的啟動資金也相對有限,但江華作為趙秋華的嫡派,就堵著不叫梅鋼系的資本進來,而在沂城有些影響力的岳秋雄、劉汗青等人又對熊文斌深懷戒心,怕熊文斌威脅不了江華,會先搶他們第二、第三把手的位子,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無解。
熊文斌也是無語,沈淮又岔開來說其他事情:“除了淮海融投外,李谷還想在成立一個旨在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發展的政府聯合協商小組,也以便未來能夠在國家層面正式形成‘淮海灣經濟區’這個概念,爭取更優惠的發展政策……”
“田書記還是有很多想法的啊!”熊文斌感慨的說道。
田家庚到淮海省工作了兩年,提出淮海灣大框架概念之后,就趕上換屆調到西部去,但李谷現在提出來的很多具體而微的措施,無疑都應該是田家庚對淮海發展戰略的延續,不然徐沛、郭成澤等人也不可能這么去支持、配合他。
當然,李谷也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一個人,不然他也不會給田家庚選做他諸多戰略構想的踐行者。
沈淮點點頭,說道:“李谷跟我談了一些想法,原則是希望平江、沂城、嵐山以及徐城四地的市委書記、市長或者常務副市長參加到這個政府聯合協商小組里來……”
熊文斌問道:“這么說,徐沛想領導這個小組?”
沈淮點點頭,說道:“徐沛是省委副書記,還不負責省里的經濟工作,但他倘若以徐城市委書記的身份,參加這個小組,趙秋華沒臉皮擠進來,而其他副省長又不可能進這個小組去壓制徐沛的身份。最終省里成了協調角色,徐沛就能在這個小組里掌握主導地位。不過,這只是他們所希望的相對理想情況,趙秋華也不可能說,就這樣讓徐沛插手目前全省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經濟發展領域里去。所以徐沛、李谷想要他們這些想法成為現實,還需要尋求額外的支持。老熊啊,我是極力推薦你代表沂城,加入這個小組,在四地市委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的人選里,我不以為還有誰能比你更了解淮海灣經濟區的情況……”
熊文斌在沂城受壓制的狀況,沈淮很難短時間內就幫他打破僵局,但熊文斌倘若去做些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的一些工作,不僅能發揮他的能力,也將有助他從沂城這盤僵局里跳出來……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