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也不清楚謝海誠及二伯他們在幕后商議對策的細節,但也相信他們不會無視他所提醒的諸多危機,也沒有拖上幾天,就得到他們通過葉海峰給予的正式答復。
謝家的海豐集團最終選擇撤出談判,冀河港輸煤碼頭在建工程由上市公司梅溪工業全資收購,然后再與鵬海貿易等企業,聯合注資成立鵬海集團,負責輸煤碼頭改綜合碼頭續建及鋼鐵物流及加工園區的項目運作,總投資最終將追加到八個億。
收購也沒有說要梅鋼掏什么真金白銀,葉選峰最終還是以轉手冀河港輸煤碼頭為籌碼,換得新浦航運集團在渚江內的煤炭船運業務及資產。
葉選峰接手后的淮能集團,主要是想圍繞淮煤東出這個概念,打造一條由上游煤炭開采、鐵路及渚江航道運輸、下游火力發電的閉合產業鏈。
徐東鐵路電氣化及重載復線工程,非朝夕能成,淮能集團雖然在新浦航運集團持有股份,但葉選峰不是愿意受制于人的人。
特別是背后宋喬生、戴成國皆不愿意電廠所需煤炭在渚江內的運輸業務,受到經常不照常理出牌的沈淮的控制,故而他們也支持葉選峰在淮能集團內部,duli于新浦航運之外,發展新的船務部門,專門負責從淮西地區到渚江中下游沿江、沿海火電廠之間的煤炭運輸。
現在淮能集團想要其在淮煤東出的主導地位不被動搖,強化目前處于淮煤東出核心運輸線路渚江航道上的地位十分的有必要。
淮煤東出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是推動渚江中游航道的疏浚,提高險灘眾多的渚江中游航道的運載能力,差不多能在徐東鐵路復線工程完成之前,就將淮煤東出的運載能力從當前每年不足一千萬噸,提高到三四千萬噸的水平,意義很大。
渚江中游航道主要位于徐城、淮西、銅山三地境內,沈淮暫時還沒有什么能力或者說影響力,直接推動徐城、淮西、銅山三地的地方政府掏巨資出來去做短時間政府看不到直接收益的航道疏浚工作,這個恰恰又是淮能集團及葉選峰等人的優勢。
同時,淮能集團也正式對新浦煤炭交易市場注資持股,加速煤炭交易市場自有煤炭中轉碼頭、洗煤廠等項目的建設,進一步強化其在淮煤東出的主導地位。
謝海誠他們似乎也認識到力量分散的弊端,正式將在淮海的投資業務從海豐集團剝離出來,與劉建國的證券公司等多家企業合并,成立紅鼎投資集團,謝成江擔任法人代表及董事長,劉建國、謝芷、宋鴻義等一干人當任高層,這段時間也甚是風光。
謝成江與謝芷,也可以說是紅色家族之后,兼之劉建國、宋鴻義以及后期給拉入伙、擔任公司財務總臨的薛小周、潘強,都出身特殊,跟宋系沾親帶故,故而真正知道紅鼎投資背景的人,將他們除謝芷之外的五人稱為“紅鼎五公子”。
資華實業的股票在持續的瘋漲,一直持續到全黨大會在十一月中旬召開,資華實業的漲停板都沒有打開過,股票漲了將近兩倍,成為九七年底這波熊市唯數不多看上去頗有亮色的幾支股票之一。
梅溪工業的股價表示也相當出色,除了置入上市公司名下的煉鋼資產,今年將繼續分得略有減少,但依舊高達三個億的盈利外,渚南煉化建成運營在即,徐城市政府二百畝的建設用地補償以及對東華城商行的諸多投資,都有力推動股價的上漲。
不過梅溪工業在證券市場的出色表現,都不如梅鋼接手冀河港輸煤碼頭改建綜合碼頭工程更叫業內震驚。
梅鋼接手冀河港輸煤碼頭改建工程,繼而在碼頭外側的建設用地,追加鋼鐵物流及加工園區等大型項目建設,立時就拉出要大舉進軍華北鋼鐵市場的架勢出來,很短時間里就傳出梅鋼即將破土興建設新浦鋼廠二期工程的消息。
這也不能算什么假消息,新浦鋼廠二期工程的報審工作,沈淮就確實讓趙東他們著手在做。
報審通過后,是過兩三年再正式興工建設呢,還是拖十年八年再說,主動就在梅鋼,而不用像新浦煉化會給審批拖那么慘。
要沒有在冀河的諸多動作,沒有人會堅信梅鋼會這么快就上更大規模的新浦鋼廠二期工程,銀根收緊、鋼鐵市場供需缺口縮小、梅鋼內部需要時間調整及加強等等都是原因,只是現在大家就遠沒有開始那么自信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