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親與謝海誠坐在另一輛車上面,除了謝海誠朝這邊望了一眼外,他父親在車內似乎刻意的正襟危坐,從頭到脖子都顯得很僵硬。
宋喬生的到來,宋炳生作為兄弟,又是淮海省委委員、副省長,由他代表省委省政府領隊迎接是最合適的。
沈淮雖然不想跟謝海誠、宋鴻奇他們站一起多挨半個小時,但在停車場遇到,又不能說裝看不見,只能與熊文斌、郭全、胡舒衛、張拓等人迎過去。
省里的迎接車隊停下車,沈淮才注意到劉建國、宋鴻義竟然也在徐城。
沈淮蹙起眉頭,與宋鴻軍對望一眼,心知劉建國也跟了過來,鐵定還是為梅鋼借殼上市的事情催逼他們。
省委迎接車隊趕到后,車站派出所也派出精車,協同維持迎接出站秩序,沈淮他們則先靠近停車月臺的接待大廳里等候。
迎接隊伍這么多人,彼此介紹過后,也是分開來湊堆聊天等著火車的到來。
劉建軍對沈淮的熱情程度不改,到接待大廳就粘在沈淮身邊不走,還盡可能將謝成江、宋鴻奇、宋鴻義招呼過來。
宋炳生身邊還有個中年人,到接待大廳里,也熱切的湊過來跟沈淮打招呼:“小沈書記過了這個月,就要改任霞浦縣長了吧?”
經過剛才的介紹,沈淮知道他是隨他父親從農業部調到省政府辦公廳的一個處級官員,不過沒有聽清楚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鄭。
沈淮點點頭,說道:“沒什么意外,會當一段代縣長,還不知道能不能過明年三月的選舉關呢……”其實也不用等到下個月,任命程序已經啟動,葛永秋改任西城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的任命已經先期頒布,他結束黨校進修之后回霞浦,就會主持政府工作。
不過,沈淮有些疑惑,這人既然是隨他父親從農業部調到淮海的,應該知道他們父子關系的cāo性,就連魏岳都安靜的站在一起,除了點頭打招呼之外,都沒有過來說一句話的意思,他怎么還腆著臉湊過來?
“鄭峰留省經院工作了,他經常說小沈書記在省經院的教學事跡,還拜讀了小沈書記發表的許多文章,對小沈書記你是除了嘆服還是嘆服,說有機會還要跟小沈書記你當面請教呢。”那人繼續說道。
沈淮這時候豁然想起前年坐火車回燕京時,遇到跟熊黛玲、辛琪他們同行的經院學生鄭峰來,沒想到眼前這人就是鄭峰他老子鄭剛。
在那次相見后,沈淮就沒有再見鄭峰,也不關心他的消息,倒沒有想到他從省經院畢業后留校工作了。
劉建國顯然跟鄭剛、鄭峰父子的關系更為熟悉一些,聽鄭剛跟沈淮這么說,故作詫異的說道:“沈淮你跟鄭峰認識啊?鄭峰這人悟性挺高的,他留在大學里挺可惜的……”
沈淮不知道劉建國說鄭峰悟性高是指哪方面,反正他當初對家里稍有些權勢就趾高氣昂、又急yu在熊黛玲跟前表現的鄭峰沒有什么好印象。
當然他也無意去駁劉建國的話,笑著說道:“還是前年吧,我坐火車回燕京,跟鄭主任他兒子恰好遇到,沒想到他是省經院的學生,更沒想到他是鄭主任的兒子,有時候我們這個世界還是特別講機緣的……”
沈淮大概記得鄭峰要比熊黛玲高一兩屆,心想他要是沒有接著讀研的話,留在省經濟學院工作應該有一兩年了。聽劉建國的口氣,鄭峰似乎不會很甘愿留在高校發展,還是通常他老子,擠進宋系這棵大樹下好乘涼。
沈淮又想,或許他父親這兩年都在徐城工作,鄭剛又是他父親從農業部帶出來的嫡系,鄭峰這兩年跟謝芷、謝成江、宋鴻奇、宋鴻義他們接觸偏多,既而再跟劉建國認識也說不定。
“機緣,這個詞好,”聽沈淮說機緣,劉建國哈哈一笑,又跟鄭剛說道,“我要是讓鄭峰從學校出來幫我,鄭主任可不要說我毀了他的前程啊!”
“瞧劉總你說的,”鄭剛枯瘦的臉笑得跟朵花似的,“劉總你愿意提攜鄭峰,是這小子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前程只會更遠大,我現在就怕他能力不足,幫不了劉總你太大的忙……”
“這個不用鄭主任你cāo心,我看重的人,不會差到哪里去。”劉建國說道。他也就三十歲出頭,但對鄭剛還有居高臨下的姿態,不過鄭剛也完全沒有什么反感。
劉建國除了是戴成國的外甥外,劉家本身在宋系內部也要算一個不弱的分支,遠非從底層爬起來,沒有父輩蔭護的鄭剛能比。故而在鄭剛看來,他兒子鄭峰能過去幫劉建國做事,發展前景絕對比留在省經濟學院要好得多。
“建國你這些年不鳴則己,一鳴就到處招兵買馬啊,”宋鴻軍在旁揶揄的說道,“鄭峰這小子到底啥樣,叫你當成寶似的,得空拉出來給我瞅瞅……”
劉建國在宋鴻軍面前展不開鋒芒,笑著說道:“說起來我比沈淮要大四歲,這些年在燕京小打小鬧,自以為很了不得,但知道在梅鋼的發展歷程后,我才發覺,我們這些留在燕京的,才真正是坐井觀天了;現在是不努力、不追趕不行啊。跟鴻軍大哥你不好比了,鴻基人才濟濟,不過淮海經濟學院在國內還有很有實力的。鄭峰跟他們學校的一些青年講師,我接觸過幾個,水平都相當不錯。你想想啊,沈淮當初還不是從淮海經濟學院出來的……”
聽劉建國這么說,沈淮猜測他到徐城應該不是一兩天了。
沈淮越想心里越寒,劉建國這次明顯是為梅鋼借殼上市的事而來,但劉建國早就到徐城,卻沒有聯系他,而是跟謝芷、謝成江他們湊到一起,甚至有閑余時間去跟鄭峰以及省經院的一些青年教師見面,可見劉建國、謝成江他們很可能已經在背后聯手謀劃什么事情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