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喊住徐建,跟他說道:“新浦航運集團就要成立,你這幾天就要做出選擇。現在國內還不支持國企高層管理人員拿高薪及直接持股,所以你要是代表新浦開發集團進駐航運集團,工資待遇會提高一些,但不會高到哪里去。你以后看到新航運集團的其他高層拿高薪,也不要心里不平衡。要么你索性就交一份辭職報告過來,放棄在黨政體系內的發展,專心到新航運集團做管理工作。縣里也支持你們這么做。當然了,你想兩者兼有之,以后出了什么問題,也不要怨沒人保你……”
*******************關于整合航運資源成新浦航運集團的事情,從七月中下旬開始,也由淮能、鵬悅牽頭在推進。
包括縣航運公司在內,淮能、梅鋼、鵬悅的航運資源加起來,總載重規模將近七萬噸,在地區要算較大規模的航運企業,但放到全國乃至國際,根本就不足一提。
當然,要是分散發展的話,將更難發展出什么規模。
整合最大的好處,還在于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
九六年上半年的經濟形勢良好,梅鋼等企業都保持良好的運營,僅梅鋼今年迄今到七月底,就攫取三個億的凈利,全年預計盈利將超過五億。
而新浦鋼廠的建設主要依賴外資投入及銀行貸款,梅鋼、淮能及渚江、鴻基、眾信等投資公司,當下還能額外抽出兩億資金出來,注入新的航運集團中去。
在東華,兩億資金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放之沈淮未來看中的遠洋運輸來說,這個數字又太小,都買不了兩艘大船;租借船舶,甚至都租不了二十萬載重噸。
新的航運公司,目前只能考慮從國際光船市場租賃船舶,從事煤鐵廢鋼及集裝箱的運輸業務。
各家航運資源都以凈資產折入新浦航運集團,使得新的航運集團成立,凈資產就將達到四億。
縣航運公司折入之后10%的股份由新浦開發集團代表縣政府持有,與港務局脫離關系。
淮能與梅鋼會將近一億四千萬資金及現有的航運資源折入,持有新航運集團51%(20%+31%)的股份,渚江投資、鴻基投資、眾信投資持有余下29%的股份。
楊海鵬等個人的投資,主要整合到渚江投資旗下,不再單獨對新航運集團持股;鵬悅集團開展航運業務已有兩年時間,航運資源擁有一定規模,整合之后,除通過梅鋼、渚江投資對新航運集團間接持股外,還額外單獨持有10%的股份,另外,業信銀行、中行、國開行等金融機構,共向新航運集團提供總數達三億的信貸授信額度,以供新航運集團發展遠洋運輸業務。
考慮到新的航運集團未來將以發展近海及遠洋運輸業務為主,總部設于新浦。
周知白在綜合能力方面,都能承擔新航運集團未來發展的重任,將主要負責新航運集團的運營。
鵬悅以廢鋼貿易為主的業務,未來的發展是有天花板的,短時間內很難再有大規模的增漲。而新航運集團的發展潛力則極大,周知白也愿意將個人的主要精力,從鵬悅轉到新航運集團上來。徐建將與原鵬悅集團負責船務的汪建民等人,將到新航運集團給周知白擔當副手。
*********************徐建沒有參與梅鋼的崛起及新浦鋼廠的項目籌備,只是旁觀者,而航運資源的整合,他是參與其中的,才能更真切的認識到梅鋼系的強大。
在此之前,東華航運企業,以東華市屬港運集團為首,資產規模大約在四億左右,旗下擁有汽渡、客貨輪運輸等綜合業務。
徐建之前都很難想象,在東華會有哪家航運企業,能在短時間內超越港運集團。
擺在眼前的事實,只要照著計劃,新浦航運集團能在年底之前,把業信銀行、中行的授信額度用足,將專注于貨運的新浦航運集團資產規模也將是港運集團的兩倍。
而依靠梅溪港、新浦港的建設,依靠梅鋼、淮能下屬電廠的煤炭、廢鋼、礦砂等原材料及產品的運輸業務需求,新浦航運集團未來三五年間的發展前景,要遠比港運集團要樂觀得多。
徐建將到新航運集團擔任負責渚江運務的副總理,他有兩個選擇:
一是作為霞浦縣的代表進駐新航運集團,保留組織關系,級別甚至可以調到正科級,但工資、福利等都由新浦開發集團發放,跟新浦航運集團分開來,將來也可以調回到黨政體系發展;一是徹底辭去公職,接受新航運集團的管理層聘雇,跟黨政體系脫鉤。
沈淮對所有梅鋼系的重要人物,都是如此,包括趙東、趙治民、羅慶等人都辭去公職,純粹作為高級管理層接受梅鋼系各企業聘任,當然除了相對較高的工資收入外,還可參與管理層持股。
不過在黨政體系的地位就不再保留,甚至連人大代表都受限制當不上。
而另一方面,胡舒衛、趙益成等人純粹是作為國企管理層的代表,地位很高,但薪資待遇要低很多,更不要說參與持股了。
九六年,這對徐建來說,還真是一個比較難做出決定的選擇。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