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這兩三天都沒有睡好,將夜就直打哈欠,見朱儀看他的眼神,直以為他抽了大煙似的,沈淮手捂拍著嘴唇,跟朱立笑道:“在伯明翰以為夠累了,沒想到趕回來更慘,連著三天都沒有怎么好好睡覺了……”
“沒辦法的事,平時沒有什么事情,到年尾什么事情就都鉆了出來!”朱立倒是表示理解,渚江建設這邊也是漸漸走上正軌,不然很多事情也是動不動就找沈淮指示。
“我現在就要趕回去睡覺了,有什么事情你們先商量吧。”沈淮知道陳丹的眼睛也厲害,要是一群人都跑到渚溪酒店吃飯,朱儀也跟著過去,指不定給陳丹看出什么明堂來,他現在就腳底抹油,準備開溜。
“渚江建設年尾的情況,還沒有找沈書記你匯報呢。”年尾找沈淮也越來越困難,朱立本就想著湊今天找沈淮談事情,看到兩腳叉開要溜,趕忙說道。
“渚江建設是民營企業,有什么事情你們幾個股東討論好了,找我匯報什么啊?”沈淮不給孫亞琳、朱儀纏上來的機會,邊跟朱立說話邊下了樓梯,到樓梯拐角處,才回頭問孫亞琳,“我年底要回一趟燕京,過春節再回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好吧。”孫亞琳想著一個人留在梅溪鎮,也孤零零的好生無趣,反而到燕京過春節,認識的人多,便要沈淮幫她按排機票跟住宿的事情。
聽著沈淮年底要回京,朱立問道:“沈書記,你年后幾時再回梅溪?”
“沒定下來呢,過兩天給大家確定的行程。”沈淮說道,把朱立擋下來,直接下了樓。
朱立看著沈淮腳不停的走掉,無奈的走回來。
孫亞琳也不知道沈淮是怕跟她在一起,還是怕跟朱儀在一起,但見朱儀眼睛有些黯淡,跟朱立笑道:“沈淮這次回京,是趕回去相親,聽說對方也不是個省油的角色,他的頭疼事多著呢,哪有時間管我們這些小事?”
朱立偷看了女兒一眼,心想要是能早斷心思也好。
雖然渚江建設漸成規模,也漸漸走上正軌,在朱立的心里,仍然認為沈淮與孫亞琳所處的世界,跟他們截然不同的,是高高在上的。
這也不能怪朱立妄自菲薄,一年前的年尾,他家還給不到兩百萬的債務差點逼得家破人亡。
當然了,現在的朱立也是鳥槍換炮,今非昔比,他找沈淮商議,就是想在渚江建設之下,分拆成立四家更專業的建設公司——工業建筑、路橋碼頭基礎工程、住宅開發以及裝潢裝飾工程——除了把渚江建設未來發展的框架搭設起來之外,也是為了明年能更好的管理所承建的梅溪鎮諸多工程建設。
跟梅鋼發展軌跡類似,渚江建設的發展,也是踩著市建公司的身體前進——作為市建公司的前經理,朱立在東華市建筑行業有著極深厚的人脈,有資金、工程以及周家等提供的更深厚的人脈支持,渚江建設在一年時間里,幾乎就把市建公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都拉過來。
拋開基層的施工隊不算,渚江建設擁有的正式員工就超過三百人。就算是在整個東華市,把各區縣的建筑公司也放眼在內,渚江建設也能擠進前十去。
包括兩千余套住宅、近二十公里的主干道及輔路修筑,渚江建設今天所完成的工程師,更是能擠進東華前三的位置里去。
渚江建設處于急劇擴張期,手里頭握有的現金不多,但近一年時間,添置的施工設備就多達三千余萬,凈資產跳級似的從兩三百萬,跳到一千萬,再跳到兩千萬,總資產更是高達七千萬……
面對渚江建設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說實話,朱立心底對公司接下來要怎么發展,要怎么做扎實基礎的事情,也沒有十足的底氣。
而渚江建設的其他三大股東,褚宜良、楊海鵬以及周家,對建筑行業也談不上有多了解,對公司進一步的發展,也沒有辦法給予更多的建議。
朱立倒是想著找沈淮多聊聊,奈何沈淮忙得屁股冒煙,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見他,又給他腳底抹油的溜走了。
沈淮溜走了,孫亞琳倒不能耍性子也回去補覺去——她今天才回梅溪,籌資的情況,跟沈淮溝通過不算,還要跟褚宜良、楊海鵬、周知白他們再通報一下,還有沈淮關于要搭建更專業籌資平臺的事宜,也簡單的先討一下。
過了片刻,楊海鵬與錢文惠以及郭全,陪同市鍛壓廠的趙益成過來。
楊海鵬好奇的問道:“沈淮上午沒在家里睡覺,怎么這會兒就打著哈欠先溜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