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鐘,楊玉權敲門走進周裕的辦公室,看到沈淮也在,說道:“沈淮你在正好,譚記下午找我過去談話了,我正要找你說這事……”
沈淮點點頭,拉了一把椅子給楊玉權一起坐下,拿煙給他,楊玉權指了指喉嚨,說道:“這幾天咽喉不好。”
沈淮也就把煙跟火機塞回衣兜里,說道:“伸刀一頭、縮頭也是一頭,譚記肯定會調整唐閘區的人事,我現在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就怕連累楊記你跟周區長;不過我上午到譚記跟前做了檢討,我想他也應該不大可能太為難我們。”
楊玉權點點頭,說道:“譚記找我談關于唐閘區的人事調整,還不是正式的談話,不過主要提了三點,一是要我到市里擔任副市長,二是調小周到市教委擔任黨組副記兼副主任……”
“也不錯啊,”沈淮笑道,“看來,譚記還是給我們留足了面子,我還要恭喜楊記、周區長升官。”
按說普通副市長未必就比實權派的區委記、縣委記風光,但對于年紀過五十的楊玉權來說,能在退二線之前調一級,升上副廳,也是不錯的安排;退休前后的政治地位跟待遇也會水漲船高。
另外,副市長會有具體的分管工作,也不能說是坐冷板凳——直接將楊玉權調到政府或市人大跟吳海峰作伴去,譚啟平也不是沒有這個能力。
周裕到市教委擔任黨組副記、副主任,也算是往前小小的挪了一步。
周家的勢力、影響力給從唐閘區分散出去,但在東華市并沒有給削減——這說明譚啟平即使現在對沈淮很不滿,不滿沈淮把梅鋼、梅溪鎮當成自己的地盤經營,叫他一個市委記連水都潑不進、得不到一點尊重,但譚啟平的處置手段還是知道收斂的,說明他還是怕沈淮撕破臉后的猙獰面孔鬧得叫他也下不了臺。
“譚記說把小周調到市教委后,建議區里招商工作歸你兼管,”楊玉權說道,“這樣你就需要正式到唐閘區擔任副區長,不過還會兼著梅溪鎮黨委記的職務……”
“是不是這樣我就進入市管干部行列了?”沈淮問道。
“嗯。”楊玉權點點頭。
雖說梅溪鎮升格副處鎮之后,沈淮水漲船高,成為東華市最年輕的處級干部之一,但非市管干部序列,使用及任命,還是在唐閘區——這次擔任副區長,進入市管干部序列,譚啟平就可以通過市委組織部直接對他進行調動、任命。
換作別人,歡天喜地都還來不及,東華市這么年輕的副區縣,也就獨他一份,便是整個淮海省也沒有幾個人,只是沈淮卻不稀罕這次的提拔。
楊玉權也不想跟市委記鬧翻臉,真要是能平平穩穩的到市里擔任副市長,他心里也能接受,但有些擔心這是譚啟平處置梅鋼的前序步驟,他跟周裕給調到市里,沈淮在唐閘區差不多就要被孤立起來,擔心的問道:“梅鋼那邊真不要緊?”
“我剛跟周區長討論這事,合資項目談成了,應該還能給我們爭取一兩年的時間,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做出更大的成績,給更多的人看,”沈淮說道,“楊記,你調到市里,能不能幫我帶兩個人到市里去?”
“太高的職務,我安排不了;一兩個正科、副科,譚記應該不會擺什么臉色給我看,阻撓什么。”楊玉權說道。
楊玉權也知道沈淮現在差不多是跟譚啟平攤牌了,只是沈淮現在在宋家以及其他方面贏得的支持也有不足,需要利用合資項目為緩沖,為梅鋼爭取一兩年的發展時間。等這個緩沖時間過去,沈淮與譚啟平之間的矛盾還會有激化的可能,沈淮這是要為以后的矛盾激化提前做些部署。
現在就把一些值得信任的人調上去,先把這些人層次提高了,彌補一下資歷,將來沈淮要用人才會寬裕一些。
“那就足夠了,”沈淮笑道,“梅溪鎮有那么一兩個人,資質不錯,也有潛力,現在還年輕,可以調上去開拓一些眼界。”
“我離開市委,就先去吳主任那里,小周她爸也在那里,我們下午緊急討論了一下,”楊玉權說道,“我在給調到市里之前,還有一件事是可以做的……”
“嗯?”沈淮不解的看著楊玉權,不知道他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幫他做什么小動作。
“全國鄉鎮經濟正如火如涂,這兩年都在搞千強鎮的排名,淮海省雖然每年也有十三四個強鎮擠進去,但排名都很靠后。省里最近就搞了個淮海百強鎮排名的方案來,譚記在東華把幾個經濟強鎮升格,也是附和此意。吳主任跟我討論,是不是可以在我離開唐閘區之前,形成力保梅溪鎮明年擠進淮海省十強鎮的正式文件……”楊玉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