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一幕,沈淮也感慨譚啟平是已經有信心掌握東華的局面了,不然絕不可能公開的在電話里批評高天河。
譚啟平在電話里批評高天河治理交通無能,沈淮注意到顧同的臉平靜無波,心里只微微感慨,人總是現實的,而在官場廝混日久的官員更是現實。
譚啟平到東華履任已經一年,看上去沒有動作,但東華的確沒有幾個人會再去挼他的鋒芒了——這也許就是譚啟平過人之處吧,他甚至都不需要把高天河從東華擠走,沈淮心里暗想。
富士制鐵的代表一時半會到不了南園,沈淮跟服務員要了一盒火柴,轉身到貴賓廳外面的過道里抽煙去,依著窗子,看著湖水蕩瀾的風景。
看著熊文斌走過來,沈淮將煙跟火柴遞給他。
熊文斌點上煙抽了一口,聽到沈淮嘴里很輕的吐出一個詞:“小國寡民。”他知道沈淮對譚啟平的過度小心跟緊張很不滿,他本不該夾在沈淮與譚啟平之間說什么,想了想,還是說道:“國大不強且民弱,終究是我們要迎面而上的事實……”
“的確,小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國的十倍之一,但經濟總量卻是中國的**倍,攤算人均的話,更是中國人均的**十倍——這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也難怪日本鬼子跑到哪里都趾高氣昂,也無怪乎我們人窮志短……”
沈淮依欄桿而立,將煙圈吐在玻璃上,誰能想象一個十二億人口的大國,經濟總量甚至都比不上人口只有五千萬的韓國,地方官員又怎么可能會有強國心態跟底氣?
“梁市長跟富士制鐵的代表已經到南園了,譚書記要你們一起出去迎接一下。”蘇愷聞走過來喊熊文斌跟沈淮下樓去迎接人。
熊文斌隨手將煙掐滅,沈淮則將煙夾在指間。
對沈淮這個細微動作,蘇愷聞也只是呶呶嘴,不說什么。他不明白梅鋼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日本人這次明顯就是沖梅鋼來的,沈淮自然就有他傲慢的底氣,譚啟平都不能說他什么。
譚啟平已經先一步出了大廳,停在大廳外的門廊下等候車隊過來,看到沈淮手夾煙的走過來,眉頭微微一蹙,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把沈淮喊到他身邊,問道:“富士制鐵這次直接把重量級人物派到東華來,應該還是有積極把合資項目建在東華的意愿的,梅鋼則有幾成把握?”
“富士制鐵突然派山崎信夫過來談判,但就具體的要求,并沒有直接信息先傳來,我也不是很清楚這次能談到什么程度,”沈淮說道,“我本打算后天坐飛機去英國考察項目,已經跟區里請了假……”
沈淮目前雖然升了副處級,但還沒有列入市管干部,他目前出國還只需要跟唐閘區報備就行了。
譚啟平從周明那里知道沈淮要出國考察的事情,但不知道沈淮具體考察什么項目,這時候聽他提起來,說道:“出國考察項目的事,你讓其他人先去,你拖后幾天再走,跟富士制鐵的合資項目要緊,你要一直都頂在前面……”
“行,我讓趙東先去英國,我遲幾天再走。”沈淮說道,他也怕自己去了英國,趙東他們沒有辦法頂住市委市政府所施加來的壓力。
要是給顧同這伙人主導談判進程,鼓搗出一個不倫不類的合資方案出來,他回來后再據理力爭,反而會更被動,當然,要是最終談成的合資方案能對梅鋼有利,他也不會反對,大不了合資項目跟西尤明斯二手生產線引進項目,一起cāo作罷了。
這時候車隊從林蔭小道拐過來,緩緩駛上翠華樓前的鋪石廣場,譚啟平健步從門廊臺階走下去,沈淮也只能隨眾人跟在譚啟平的身后,而梁小林則先一步下車,快步走到黑色禮賓車的側后,殷勤的打開車門: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中等個子,臉頰削瘦,穿著藏青色的風衣,踏出車門的瞬間,眼睛凌厲的掃過譚啟平等人,而后才微微欠著身子,等待梁小林替他介紹。
市鋼廠八十年代末,從富士制鐵引進一條成套的煉鋼線,后來這條線一直都是市鋼廠的主力線。沈淮當時全程參與了煉鋼線的引進、建設跟投產,也因此全面負責這條生產線的運作,對富士制鐵的情況頗為熟悉。
富士制鐵就管理水平來說,確實要算得上一流,但內部論資排輩的情況依舊嚴重。山崎信夫能三十歲左右,就在富士制鐵擔任總經理室室長這樣的高層職務,除了能力過人外,家世背景也不可能一般。
沈淮跟山崎信夫握手,見他有些過于凌厲的眼神在自己的臉上掃過,也是平淡待之,心里則在想,談判之前還是有必要讓孫亞琳托人打探一下這家伙的底細。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