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春去秋來。
眨眼三年。
天地間忽然出現了一個缺口,如同撕裂的時空裂縫,散發著詭異的光芒。
起初只是微小的一點,但隨后迅速蔓延,越來越大,仿佛要吞噬一切。
天空變得陰沉,大地開始震顫,一股不祥的預感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朱由檢站在圣明帝京,凝視著那道不斷擴張的缺口,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隨著缺口的擴大,天地間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災害。
洪水如猛獸般從缺口中洶涌而出,淹沒了無數村莊與農田。
嘯伴隨著驚天動地的轟鳴,席卷了沿海的城市。
地震頻發,山崩地裂,天地間仿佛失去了平衡,無數百姓在災難中喪生,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人們,哭聲震天。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中,天地間突然顯現出一條通天路,它懸于半空,光芒萬丈,仿佛是鏈接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這條路的盡頭被濃厚的霧氣籠罩,看不清其中究竟藏著什么。
百姓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是神明的救贖之路,有的則認為是末日的預兆。
朱由檢決定親自前往探查,他率領著齊天大圣孫悟空、楊戩、蚩尤、黃帝、炎帝、以及后續召喚出的伏羲、女媧、盤古、嫦娥等半圣踏上了這條通天路。
沿途所見皆是奇異景象,云霧繚繞,奇花異草遍地,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喻的神秘氣息。
他們越往前走,霧氣越濃,直至完全看不清前方。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從霧氣中緩緩走出,身披黑袍,面容隱藏在兜帽之下,只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睛。
“歡迎來到長生路的交匯點。”
那道身影用空洞的聲音說道,“這里隱藏著世界的真相,也是一切災難的源頭。”
就在朱由檢等人探索通天路的同時,諸子百家圣地中紛紛爆發出強大的能量波動。
這些圣地自古以來便是學問與智慧的象征,此刻卻仿佛被某種力量喚醒,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世人皆以為諸子百家會聯合起來庇佑蒼生,共同抵御這場災難。
卻沒想到,諸子百家卻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
儒家圣地內,王陽明破開了束縛他多年的鎖鏈,一身浩然正氣直沖云霄,瞬間擊殺了半圣朱熹,成功突破至圣人境界。
與此同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手持書卷,農家的許行手持鋤頭,墨家的墨子駕馭機關獸,道家的列圣與莊圣各展神通,神仙家的徐福身懷長生之術,縱橫家的鬼谷子智謀無雙,紛紛現身,加入到這場混亂的大戰之中。
在通天路的迷霧中,王陽明那深邃的目光穿透了重重霧靄,直直射向朱由檢。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路上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陛下,你我之間,或許可以達成一項合作。”
朱由檢眉頭微皺,目光銳利地打量著這位儒家圣人。
他始終不覺得王陽明的心在圣明。
而王陽明去了儒家,似乎也是為了些什么。
此刻,王陽明主動提出合作,必有其深意。
“合作?愿聞其詳。”
朱由檢淡淡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戒備。
王陽明微微一笑,黑袍在微風中輕輕擺動:“陛下,你可知這通天路的盡頭是什么?”
朱由檢搖了搖頭,目光緊緊盯著王陽明,等待他的下文。
從王陽明的口中,朱由檢得知了一個震撼人心的真相。
原來,這條通天路,竟是圣人們追求長生的途徑,亦是世界走向毀滅的終點。
自古以來,諸子百家并非單純以香火供奉修煉,香火之力,實則是連接這片天地與世界本源的關鍵。
當香火之力累積至某個臨界點,世界的結構將無法承受,面臨崩潰的邊緣。
一萬年前,儒家至圣孔子,在一次冥想中窺見了這一恐怖的未來。
若任由事態發展,世界必將毀滅。
然而,面對長生的誘惑,孔子并未選擇獨善其身,而是邀請了其他各家的圣人,共同商討對策。
在眾生與自身的選擇中.....
他們最終決定,借助香火之力修行,提升自我,以期在毀滅來臨前找到解救之道,哪怕這意味著他們最終可能成為毀滅的催化劑。
孔子與其他圣人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他們將繼續以香火供奉修煉,但需在暗中尋找阻止世界毀滅的方法。
這一秘密,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被圣人們內部的分歧與私欲所掩蓋,最終成為了不可說的禁忌。
而今,隨著通天路的顯現,這個世界的真相如同沉睡的巨獸被喚醒,即將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
朱由檢聽罷,心中五味雜陳。
他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不僅是統一九州的使命,更是關乎整個世界存亡的重任。
他看向王陽明,眼中閃爍著復雜的情緒:“所以,你們一直在利用香火之力,明知道這會導致世界的毀滅,卻依然選擇了這條路?”
王陽明沉默片刻,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是的,但我們也一直在尋找解決之道。只是,時間似乎比我們預想的要緊迫得多。”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他問道:“那如果圣人們離開了這里,前往通天路的盡頭,世界是否會免于毀滅?”
王陽明搖了搖頭,神色凝重:“不會。通天路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平衡。只要有人成功登天,這份力量就會徹底打破世界的平衡,引發毀滅。”
永生嗎?
朱由檢的目光再次投向通天路的盡頭,那里仿佛隱藏著無盡的奧秘與誘惑。
作為圣人,他也深知生命的脆弱與短暫,就連他自己,也無法逃脫歲月的侵蝕。
然而,當他轉頭望向下方那飽受災難摧殘的億萬百姓,他們的哭喊聲、絕望的眼神,如同針刺般扎進他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