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論道后,朱熹沉默了!
他收起了身上散發的儒光,可下一刻,他卻迅速朝著王陽明殺去。
只見王陽明身形一晃,渾身散發出淡淡的金光。他雙手快速結印,口中念念有詞:“知行合一,天地唯心。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現!”
隨著王陽明一聲大喝,他身前的虛空突然裂開一道縫隙,從中涌出一股浩瀚無垠的力量。
這股力量仿佛能洞察人心、洞察天地萬物之奧秘。
王陽明身形一展,沖向朱熹。
朱熹見狀,面色凝重。
他深知王陽明心學之厲害,不敢大意。
只見他雙手一揮,身前頓時浮現出一面巨大的盾牌,其上刻有繁復的符文和圖案,散發著淡淡的儒光。
這正是朱熹以理學之道煉制的“天理盾”。
王陽明身形如電,瞬間沖到朱熹身前。他雙手一揮,一股浩瀚無垠的力量如潮水般涌向“天理盾”。
只聽“轟”的一聲巨響,“天理盾”上符文閃爍不定,仿佛隨時都會崩潰。
朱熹面色不變,雙手快速結印,口中念念有詞:“天理昭昭,萬物有序。格物致知,明理為先。現!”
隨著朱熹一聲大喝,“天理盾”上符文突然大放光芒,一股浩瀚的理學之力從中涌出,與王陽明的心學之力相撞在一起。頓時,天地震顫、風云變色。
兩股力量在空中交織、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之聲。
王陽明與朱熹的戰斗愈發激烈,天地間充斥著兩股截然不同的力量。
王陽明的心學之力如同浩渺宇宙,深邃而廣袤,洞察人心,洞察萬物。
而朱熹的理學之力則如山川大地,穩重而堅實,代表著秩序與規律。
兩人你來我往。
王陽明身形飄忽不定,如同鬼魅一般,在虛空中留下一道道殘影,讓人眼花繚亂。
而朱熹則穩如泰山,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天地法則之上,任憑王陽明如何攻擊,都巋然不動。
突然,王陽明身形一頓,整個人仿佛融入了虛空之中,消失不見。
朱熹面色凝重,他知道這是王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境界,能夠洞察人心,預知對手的行動。
就在這時,王陽明的聲音在朱熹耳邊響起:“你的心已經被理學所束縛,忘記了人心的本質。知行合一,不僅是行動與認知的統一,更是人心與天理的和諧。”
話音未落,王陽明從虛空中顯現,一拳轟向朱熹。
這一拳看似平平無奇,卻蘊含著宇宙之力,仿佛要將朱熹連同他所堅持的理學之道一同擊潰。
朱熹冷哼一聲,雙手快速結印,一面巨大的“天理盾”再次出現在他身前。
然而,這一次,“天理盾”在王陽明的一拳之下,竟然出現了裂痕。
朱熹面色大變,他沒想到王陽明的心學之力竟然如此強大。
“轟!”隨著一聲巨響,“天理盾”徹底崩潰,王陽明的拳頭余勢未減,直接轟在了朱熹的胸口。
朱熹身形一震,倒飛而出,在空中劃出一道長長的弧線。
王陽明收拳而立,目光深邃地看著倒飛的朱熹,淡淡道:“你我之爭,今日暫且到此為止。”
朱熹在空中穩住身形,臉色蒼白,他看向王陽明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