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來,他拱手問道:“陛下,您此次前往白玉京,儒家對您的待遇如此之高,那您可有見到我圣明的半圣王陽明?”
朱由檢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敬意:“自然見到了。王陽明先生,乃是我圣明之瑰寶,其學問與智慧,令朕欽佩不已。朕在白玉京中,有幸與王陽明先生坐而論道,以棋博弈,相談甚歡。”
“那……那王陽明先生為何沒有一同回來?”
另一位大臣急切地問道。
圣明當前所有的困局都是因為王陽明被囚于儒家。
要是王陽明能回到圣明,那誰還敢跟圣明作對?
朱由檢輕輕嘆了口氣,神色變得凝重起來:“王陽明先生,此刻正在白玉京中悟道。他所追求的,乃是天地至理,儒家至高學問。”
“此次悟道,對他而至關重要,因此并未隨朕一同返回。其中緣由,頗為復雜,不便多說。”
雖然朱由檢并未詳細說明王陽明未能返回的原因。
但他外之意已十分明顯——王陽明并無大礙,只是在追求更高的學問與智慧。
這一番話,無疑給大臣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們知道,王陽明在圣明人民心中的地位極高,若是他老人家有個什么閃失,那必將引起天下大亂。
主要是,王陽明若是沒死,還算是個精神象征。
要是死了.....
那圣明就真的沒有強者了!
如今得知他并無大礙,大臣們心中的大石也算是落了地。
然而,吉王朱由棟卻依然不肯善罷甘休。
他直視著朱由檢,冷聲道:“哼,閣下即便說得天花亂墜,也難以洗脫你假扮崇禎帝的嫌疑。還說圣人要收你為徒,那你且說來,你拜了哪個圣人為師?”
朱由檢目光如炬,聲音沉穩而堅定:“吉王,你有所不知,朕在白玉京中,得圣人青睞,欲收朕為徒。但朕身為大明一國之君,天命之主,肩負著億萬百姓的福祉與國家的興衰,豈能輕易拋卻塵世責任,遁入儒道追求個人修為?因此,朕婉謝絕了圣人的好意。”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眼中既有震驚也有敬佩。
陛下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圣明,實在是有擔當!
但是.......
拒絕圣人收徒,這行為跟傻子無異啊!
吉王朱由棟聞,卻是不屑地大笑起來,笑聲中帶著幾分嘲諷與挑釁:“哈哈,真是笑話!你說圣人要收你為徒,你又拒絕了?這等荒謬之,虧你說得出口!我看你根本就是個冒牌貨,企圖借此機會混淆視聽,謀取不軌之圖!”
朱由檢神色不變,目光如寒冰般掃向吉王,聲音冷冽:“吉王,你屢次質疑朕的身份,欺君罔上,已是罪無可赦。念在你我同為皇室宗親,朕本欲給你一次機會,但你冥頑不靈,休怪朕無情。”
說罷,朱由檢輕輕抬手,如同死神點卯一般,緩緩念出幾個名字:“鄭王朱載壐、遼王朱術雅、寧王朱權……”
“還有你,李維楨,王道遠......”
“爾等皆與吉王同流合污,欺君犯上,朕今日便將你們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