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集中了軍中所有善于挖掘的工匠和士兵,又從輔兵中挑選健壯者,從數個隱蔽的,朝著遼東城墻基方向,挖掘了數條地道。
士兵們輪班作業,用鏟、鎬,甚至用手刨,在陰暗潮濕的泥土中艱難前行。
地道內用木板支撐,設置有通風竹管,但即便如此,工作環境依然極其惡劣,塌方和缺氧的風險時刻存在。
乙支文德作為宿將,深知地道戰的威脅。
他命令守軍在城內緊貼城墻內側,挖掘了一道深深的壕溝,并派出耳力靈敏的士兵,將大甕倒扣在壕溝底部,日夜監聽地下的動靜。
一旦聽到可疑的挖掘聲,便立刻定位,要么向下挖掘攔截,要么灌入煙、水,甚至糞汁,將唐軍的地道工兵悶死、淹死、熏死在地底。
雙方在這黑暗的戰場上斗智斗勇,不斷有唐軍的地道被守軍發現并破壞,伴隨著沉悶的坍塌聲和隱約傳來的慘叫聲,一條條充滿希望的地道化為墳墓。
但也有地道成功地穿透了護城河下方的土層,延伸到了城墻根底。
“陛下,西城南側第三條地道,已成功抵達城墻地基之下!正在擴寬洞穴,填充柴薪、火油!”
李靖向李世民匯報這一進展時,語氣中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好!告訴將士們,小心作業,切勿打草驚蛇!填充完畢后,聽朕號令!”
時間一天天過去,夏日的酷熱漸漸被初秋的涼意所取代。
遼東的白天依然炎熱,但夜晚已有了明顯的寒意。這對攻城方而,絕不是一個好兆頭。
唐軍大營中,李世民看著天空中掠過的一行南飛雁,眉頭微蹙。
他知道,時間正在一點點地向乙支文德傾斜。
城內的狀況同樣極其艱難。持續的圍困和消耗,使得守軍物資日益匱乏。
滾木礌石需要拆毀城內房屋來補充,箭矢越用越少,不得不回收唐軍射上城頭的箭支。
最嚴重的是糧食問題,十三萬軍民人吃馬嚼,存糧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乙支文德不得不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士兵的口糧減半,那些被強征來的壯丁和普通百姓,更是只能得到維持生命的最低口糧。
城內怨聲載道,恐慌和絕望的情緒如同瘟疫般蔓延。
乙支文德站在城頭,望著城外依舊一眼望不到邊的唐軍營寨,以及那些如同跗骨之蛆般不斷轟擊城墻的拋石機,他的心也如同這漸涼的秋風一般,一點點沉下去。
他能感覺到,這座城池的意志和體力,都在接近極限。唐軍的耐心和攻擊韌性,遠超他的預估。
“耨薩,城西糧倉匯報,存糧僅夠十日之用……”副將低聲稟報,聲音沙啞。
乙支文德沉默了片刻,揮了揮手:“知道了,繼續按配給發放。另外……派人將城內所有能吃的,樹皮、草根、甚至老鼠,都統計起來。”
副官心中一寒,低頭領命而去。
就在這時,一名軍官跌跌撞撞地跑來,臉上帶著驚恐:“耨薩!不好了!城內……城內多處井水變得渾濁,甚至有異味!恐是……恐是唐軍挖掘地道,破壞了地下水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