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牛進達處,令其不必回師,繼續在敵后掃蕩,清除殘余據點,徹底斷絕高句麗軍從后方獲取任何補給的希望!
同時,廣布疑兵,制造我大軍已從其后方包抄的假象!”
李靖的策略很簡單,也很致命。
他不給高句麗軍痛快一戰的機會,而是用持續的壓力、心理攻勢和徹底的孤立,慢慢磨掉他們最后的斗志和希望。
接下來的幾天,對遼水東岸的高句麗軍來說,如同置身煉獄。
唐軍白天不定時發動規模不等的攻擊,箭雨時常覆蓋營寨,小股部隊的試探性突擊讓守軍精神高度緊張,不得休息。
到了夜晚,唐軍陣前的勸降喊話聲此起彼伏,句句戳心:
“高句麗的弟兄們!蓋牟城的糧食已經燒光了!你們還能撐幾天?”
“平壤的援軍不會來了!泉蓋蘇文要把你們當棄子!”
“投降大唐,免死!還有飯吃!”“看看你們身邊的傷員,他們需要糧食和藥材!繼續頑抗,只有死路一條!”
這些話語,如同魔音灌耳,不斷侵蝕著高句麗士兵的心理防線。
隨身攜帶的干糧很快見底,開始殺馬充饑,后來連樹皮草根都成了爭搶的對象。
傷兵因為缺醫少藥,哀嚎聲日夜不絕,更是加劇了營中的絕望氣氛。
高延成和高惠真不斷派出信使,向平壤和周邊城池求援,但絕大多數信使都如同石沉大海,偶有僥幸帶回消息的,也只是“援軍已在路上,務必堅守”之類的空頭支票,看不到一兵一卒、一糧一草。
希望,在一天天的饑餓、疲憊和恐懼中,逐漸消磨殆盡。
平壤王宮。
泉蓋蘇文確實在竭力調集援軍。
他深知遼水防線一旦崩潰意味著什么。
他強征國內青壯,搜刮各城存糧,命令南部部分守軍北調,甚至向盟友百濟施壓要求派兵。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唐軍南線的侯君集、薛仁貴所部在東線高歌猛進,嚴重威脅了他的側翼,牽制了大量本可用于北線的兵力。
國內因為連年征戰和此次唐軍入侵,民生凋敝,倉促間能集結的力量有限。
而李靖和牛進達的行動,更是極大地破壞了他的調度效率。
一支由周邊城池拼湊起來、約兩萬人的援軍,攜帶者勉強收集到的糧草,終于向著遼水方向開進。
統兵將領得到泉蓋蘇文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突破唐軍封鎖,接應高延成部撤退或為其補充給養。
但這支援軍的動向,早已被活躍在敵后的牛進達所部探知。
遼水東岸,高句麗軍大營。
堅守的第七天,營中已經開始出現餓殍。
軍紀瀕臨崩潰,小規模的搶糧事件和逃亡時有發生,都被高延成用血腥手段鎮壓下去。他和高惠真也已是形銷骨立,眼中布滿血絲。
就在這天傍晚,一匹快馬沖破唐軍游騎的攔截,渾身是血地沖入大營,帶來了他們期盼已久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