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點頭,他也看出來了,那幾個監生是勝不過這個高句麗人,于是就要開口命人傳召。
就在此時,卻見樸國昌忽然話鋒一轉,臉上浮現出一抹看似謙遜實則狡猾的微笑。
他緩緩起身,目光在大殿內緩緩掃過,最終定格在李世民身上,語氣中帶著幾分刻意的謙卑:
“只是以文會友而已,旨在交流切磋,我高句麗的才子怎配和孔穎達這等名滿天下的大儒比肩?
今日之比,不過是小打小鬧,若真驚動了大儒,豈不顯得我等太過無知?”
罷,他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那笑容里藏著幾分得意與挑釁,仿佛已經在這場無形的較量中占得先機。
大殿內,燭火的光影在他臉上跳躍,映照出一幅復雜難辨的表情。
李世民臉色一黑,他的眼神銳利如鷹,直視著樸國昌,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既是以文會友,也該分個高低,如此反復莫非高句麗盡是小人不成?”
樸國昌的臉色微變,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他強作鎮定地笑道:“陛下誤會了,我高句麗向來尊重文學,怎會有小人之舉?
只是今日不過是文人間的雅趣,何必太過認真?”
說著還示弱般拱了拱手。
然而,李世民卻不為所動,他的目光如同利劍般想要穿透樸國昌的偽裝,直視其內心。
這樸國昌憋著小心思呢,這一點明眼人誰看不出來?
想避免其使壞很簡單,不接招就是了!
只是眼下如果將此事就此揭過,難保這高句麗不會趁機大肆宣揚大唐文運不如高句麗...
如今這局面進退兩難,高句麗這使臣倒是個耍陽謀的好手!
一念至此,李世民開口道:“比試豈可點到為止?
文學之道,博大精深,既然要比,便當全力以赴,方不負此行。
使臣莫要推辭,朕這就傳召大儒前來與你高句麗文人爭個高低,也讓朕瞧瞧,高句麗的才情,究竟如何!”
這時,樸國昌狐貍尾巴終于藏不住了,開口暴露了真實目的:“既然陛下興致正濃,下臣也不好拒絕,但那比試總得有些彩頭,才更有趣味。
下臣斗膽和陛下做個賭約,若是我高句麗文人僥幸勝出,望陛下能賜予我高句麗鐵器戰馬若干,以示兩國友好!
反之,若大唐大儒拔得頭籌,我高句麗愿獻上珍稀寶物十件。不知陛下可敢接此賭約?”
罷,他目光炯炯,直視李世民,大殿內的氣氛瞬間凝固,仿佛連空氣都為之震顫。
李世民眉頭一挑,他沒想到這高句麗正使居然想玩這一出...
要是拒絕會顯得大唐小家子氣!
答應下來...有孔穎達和李綱這兩位大儒在,應該不至于落敗!
一念至此,李世民輕笑一聲就答應了下來。
“之有理,是該有個彩頭,這事朕應下了,來人,傳孔穎達李綱覲見!”
不多時,孔穎達和李綱二人聯袂而來。
這段時間,他們一度以為自己是被陛下厭棄了!
如今聽到陛下傳召,二人也不問緣由,生怕來晚一步讓陛下不喜...
孔穎達與李綱步入大殿,目光掃過樸國昌,心中已明了幾分。
正當二人準備行禮,李世民忽道:“二位愛卿,今日有高句麗使臣挑戰我大唐文運,特召你二人前來,與那高句麗文人一較高下。
此戰不僅關乎個人榮辱,更系大唐威嚴,望二位全力以赴。”
孔穎達與李綱二人對視一眼,原來是這事啊!
這事簡單,專業對口啊!